第一二一章 大海战之十一:好大一个坑![第3页/共3页]

就算有法舰发明了我军的踪迹,也很难第一时候判定出这是一支庞大的舰队——我舰队以单纵队由西而东行驶,法舰队以单纵队由南而北行驶,两边的航路,几近是一个直角,我舰队的前舰挡住了后舰,对于我舰队舰只数量,法舰不易做出精确的判定。

我舰队到达苏窦山海疆后,在岛屿西侧——即横“T”头上的那一划——四周下锚;“北京—东京”舰队进入“黄李水道”后,我舰队即拔锚,绕过苏窦山西南端的马迹山,左折而东,驶过苏窦山南侧海疆,进入“苏黄水道”。

起首,我舰队泊在苏窦山西侧海面的时候,发动机并不转动,烟囱里冒出来的,是灰红色的淡烟——同明天的天气,几近是一个色彩,加上苏窦山的讳饰,法国人毫不成能发明,岛屿的另一侧,竟停靠着一支庞大的舰队。

闽浙本地一起耀武扬威的驶过来,这类告警的“烽火”,法国人已经见的多了,上高低下,都是当作饭后笑谈的,他们绝对想不到,这一次的“烽火”,告警的工具,竟是冬眠在不远处的中国水兵主力舰队。

打算是这模样的:

第一,必须精确把握敌踪。

“黄李水道”和“苏黄水道”之间,只隔一个黄龙山,当“北京—东京”舰队的第一分舰队驶出“黄李水道”,尽数进入苏窦山东侧海疆时,第二分舰队的旗舰,应当方才从“黄李水道”冒出头儿来,彼时,我舰队即出“苏黄水道”,予其拦腰一击,将整支“北京—东京”舰队,断为首尾不能相顾的两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