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大海战之二十二:巨兽之噬[第1页/共3页]

“冠号角”的一百一十磅炮,口径为八英寸;六十八磅炮,口径为七英寸。

不能不吐一下槽:这个期间的着花弹,因为黑火药的“稳定性”,偶然候,真的是不大灵光――本来,应当是一打仗舷墙和舰体的连接处就爆炸的嘛!

一枚弹片打断了后桅的一根斜桁,这根斜桁和下头的横桁之间,系有一根垂直的悬索,这根悬索,是用来吊挂舰艉的国旗的,斜桁一断,蓝白红三色旗随之飘落,不过,因为悬索还一头连着横桁,一头连着旌旗,是以,旌旗并不能飘远,垂落下来,正恰好挡住了下方的一百四十毫米舰艉炮。

舰艉燃起大火的的同时,一枚一百一十磅炮弹,从左舷火线的舷墙和舰体的连接处,钻进了“梭尼号”的舰体。

着花弹在半空中爆炸,击中坚毅目标后爆炸,弹片一样四散激射,但前者因为未受任何停滞、未被任何物体吸能,单就杀伤范围来讲,是远远超越了后者的――这枚六十八磅的着花弹一爆炸,大半个“梭尼号”都被罩住了。

差异到甚么程度呢?

不幸中之大幸,是这枚炮弹由左边入,在右边爆炸;如果倒转了过来,由右边入,在左边爆炸,那么,首当其冲的,还不是舰桥,而是位处舰桥左端的舵舱――那儿,除了八柄水压舵轮外,另有车钟、话筒、磁罗经,是整只兵舰的神经中枢。

一枚一百一十磅――五十公斤的弹头,沿着六十四道来单线,冲出八英寸――二百零三毫米的炮口,扭转着飞向一百2、三十米开外的“班师号”。

很荣幸,后侧舷炮的后侧,是一个“空档”――这一段,船面上没有任何“上层修建”,不然的话,被这枚六十八磅重、七英寸口径的炮弹碰到了,必然是横扫一大片的。

做个对比吧:

又是“轰”的一下,全部舰艉炮位,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火球。

“梭尼号”侧舷布一百四十毫米炮四门,左、右舷各两门,左舷后侧的一百四十毫米炮位的炮长,看到了“冠号角”右舷火炮船面后侧,冒出一团白烟,心一下子提了起来,不过,转念一想:

就在该炮位的左下方,一百一十磅的弹头沿着四十五度的斜角,撕破了“梭尼号”的船壳,钻进了船体,将后备锚的锚机打为两段。

狠恶的爆炸,除了将右舷船壳炸开一个大洞以外,更从下方翻开了“梭尼号”的船面――其上,正恰好就是舰桥。

这成了“梭尼号”接下来的遭受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