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院子中心,间隔台阶另有十来步的路,李福思俄然就站定了,摘下帽子,虚捂在胸前,对着台阶上的关卓凡,深深一躬。
关卓凡满面笑容,伸脱手来,李福思却不第一时候“策应”,又鞠了一个几近九十度的大躬后,才忙不迭的将两只手伸了手去。
请收下我的膝盖吧!
内心头打鼓的,也包含李福思。
还没完呢。
经此大败,法国若想窜改战局,就不能不对“东线”做更多的投入――投入何来?――只能从“西线”抽调!
普鲁士不是甚么陆地强国,其水兵,远远比不得陆军,相对于法国水兵来讲,普鲁士的水兵,还相称的孱羸,若见到近似于“北京―东京”舰队一类的舰队,普鲁士人只能够“绕着走”。
别的,对于苏窦山大海战的成果,英国人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但普鲁士人却只要一个“喜”字。
同阿礼国一样,花腔恭喜以外,李福思也另有目标――一是向中方通报“西线”的局势,二是探听中方下一步的作战打算,以便中、普两边“调和行动”。
李福思紧紧的握住关卓凡的手,大声说道,“恭喜辅政王殿下!另有――歌颂贵国英勇的水兵将士!”
另有,苏窦山海战,中大胜,法大败――竟如此之“大”!――必严峻打击法军的士气,并且,不但仅打击“东线”法军的士气,也打击“西线”法军的士气;同时,大大晋升普军的士气。
因为左胁下夹着帽子,是以左胳膊伸不直,但李福思又必然要两只手一起“策应”关亲王的右手,因而,他的身材,就构成了一个不但大幅前倾、并且微微左斜的古怪姿式,看上去,既别扭,又好笑。
英国驻华公使对关亲王的“畏敬”,也一样呈现在普鲁士驻华公使的身上。
英、普公使的“畏敬”,不但描述于外,颇异其趣,内里也是不尽不异的――阿礼国的“畏”,首要源于前文提到的“模糊的惊骇”;李福思的“畏”,倒是尽由“敬”而来,是真正的衷心钦服。
李福思远远的瞥见关卓凡,当即加快了脚步,别人高腿长,快走即是旁人的小跑,伴随的仆人,必须急趋,才气不被他拉下。
拿破仑三世和他的当局,将遭到庞大的乃至空前的压力,超压之下,十有八九,法军的摆设会被搅乱――必然急于求成,以挽回颜面,则节拍一乱,马脚更多,普军的胜算,也就更大了!
最典范者,就是普鲁士的最高统帅――国王陛下了,究竟上,威廉一世也好,腓特烈王储也好,都并不至心想对法国人用兵,何如,这爷儿俩扭在一起,也拗不过俾斯麦一小我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