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去了……”
天涯,烽火冉冉升起,构成一道道笔挺的黑烟冲上云霄。
“娘娘,莫非那天来的独目大夫,说的都是真的……宜臼太子他不是……”
沉吟半晌,姜凌目光低垂,双膝微微曲折,渐渐跪了下来……
绿儿答道:“一个叫小绵的宫女。”
王宫内亦是人声鼎沸,大臣们连续涌向朝堂商讨大事。
姜凌昂首瞻仰天涯,视野所及之处已是黑烟滚滚,不由得面露踌躇之色。
绿儿道:“娘娘有甚么事情,固然叮咛奴婢就是了。”
兮伯封拱手答道:“回娘娘,蛮夷大肆出兵,不日即将到达骊山。”
姜凌单独站在打扮台前,面对一面铜镜,摘下尽是珠玉凤冠,撕去长长的裙摆,褪下五色斑斓的霞披……
姜凌摆了摆手,兮伯封附身一礼,仓促拜别。
姜凌把她扶起来,问道:“你这个猜想是从谁那边听来的?”
“保重。”姜凌告别绿儿,祭出红莲伞。
“绿儿,备马!”姜凌叮咛道:“我要亲身出城看看。”
“娘娘,莫不是想单独前去?”绿儿惊诧地问道。
听到“亲生骨肉”四个字,姜凌低头不语,很久没有再说一句话。
绿儿震惊的目光中,姜凌乘伞化出一道红光直冲云霄。
姜凌神采微变,迷惑道:“蛮夷入侵必经别的诸侯国,为何别国没有动静传来?”
“不必了。”姜凌目光低垂,神采黯然道:“绿儿,你奉侍我多年,我视你如亲人。本宫……不,我有件事想奉求你……“
兮伯封向朝堂方向看了一眼,神采焦心道:“微臣正要前去朝堂,听候大夫伯阳甫、仲山甫等各位大人们调派。娘娘另有甚么叮咛?”
绿儿快步走过来,担忧道:“娘娘务必谨慎凤体,莫要着凉染了风寒。”
落日从窗外洒出去,照亮暗淡的室内。
骊山的烽火台依山而建,延绵千里而不断,一道道笔挺的黑烟冉冉升起,飘向天空的绝顶。
姜凌眼中透暴露一丝喜色,快步返回王后寝宫。
绿儿道:“那把旧伞从娘娘入宫就一向戳在角落里,三年未曾动过,现在落满灰尘,又脏又破。奴婢还是去给娘娘换一把新的吧。”
这时,常日里贴身奉侍宫女绿儿,走过来道:“天子前阵子派人贴出赏格书记,不吝赏格令媛,只为博褒姒一笑。很多投机取巧之辈,冒雪赶往骊山献计献策。这烽火烽火莫不是谁想出的主张,只为逗褒姒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