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传道[第1页/共3页]

虞甫招来小厮,表示小厮带着王羲之他们出来,嘴上却说着:“既然世叔来了,稍后可定要留下墨宝……临时随他前去,请恕我不能亲身引领。”

“近几日阅览《上清大洞真经》,有些迷惑,特地前来听法解惑罢了。”

“……王叔平竟然没来,岂不是承认了与义也许氏有关?”

在会稽郡,虞氏并非一个盛名世家,不管功德好事,总不会被提及,诸多年份畴昔,有的家属昌隆,有的家属式微,更迭频繁,直到这类时候其他家属转头一看,才会赞叹,虞氏竟自始至终都安稳地耸峙在那边,不争不抢,却也何事不会被涉及。

“真才实学倒也不必然有,有被人夸大之嫌……”

“这也说得畴昔,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了傲气吧。”

这时候的传法虽未几,却也大多有详细之步调,现在临时刚开端,由孙泰在前宣讲经义原句,逐句释义,在不知情者看来古板有趣的过程却在这些名流之间颇受推许,明显底下之人听得很当真,偶然还会暗里笑声会商着,将难以了解或有分歧观点之处记下来,等着稍后的环节中相互答问、争辩。

更多的人却仅仅是客气一番,便由虞甫身后的小厮引领着,穿过丛丛桃树,鼻息还能嗅到模糊的桃香,前去传法所需的大天井中。

桃园很特别,既是虞甫隐居之地,更是他的宴客之地,本来搭客络绎不断的时候应当是每年的桃花花期,可供郊游抚玩之用,反倒是桃子成熟时节相对冷僻,虞甫并不会接待客人……本日却也特别,不知孙泰与虞甫达成了何种买卖,借着上清派传法的名头,虞甫再次招揽来宾,并献上大量的早熟桃子与贵重的桃花蜜酒,让旅客们唏嘘不已。

……

“好个虞子美,不声不响的,竟又改了个号……甚么来着?桃花神仙,啧啧……”这是熟谙之人的打趣。

谢道韫跟在身后,却特地在虞甫面前停了停,丹凤眼带着一丝压迫盯着虞甫,竟让其生出一丝盗汗,她淡淡说道:“子美兄,我郎君有些事,要稍晚些才到,要我传话说这边来宾差未几赶至后,便可不必等候,且先传法,归正……郎君也不会听罢!”

“无妨无妨……”王羲之客气着,跟着小厮走出来,这才使得这里堵成一堆的人分分开,可见书法大师的名声并非吹嘘得来。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诸位不觉,所谓神仙比居士更高一筹?”虞甫倒也是乐呵呵地开着打趣,却被走近的王羲之打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