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院中的库房本是存储茶叶、菜蔬、粮油的处所,因为背临船埠,四周又是隔着马路的三不靠,加上高大的院墙和茶社前厅的禁止而闹中取静,院子外边便于布下暗桩,万一有事,又能从后门水路遁逃,以是便被选作了开暗局的宝地。此时现在屋子里呼啸声震天响,赌的正昏入夜地。
春娘茶社在聚宝街乃至沔口镇都是赫赫驰名的,倒不是因为这茶社的豪奢,而是另有别情。顾名思义,茶社的名字源于她的老板娘,一个姓严**娘的孀妇,三十不到的年纪,生的是如花似玉,艳名远播。茶社依水而建,背靠船埠,门临大街,水陆均是要道,常日里客似云来,久而久之,竟然成了沔口镇三教九流的会聚之所,是聚宝街上茶寮的第一块金字招牌。能在这鱼龙稠浊之地开茶社,何况还是个俏孀妇,天然有分歧平常之处,不然不是被挤兑死,就是被惦记上,总之没有点来头和道行是不成能站住脚根的。
不过经历风雨以后的春娘日渐内敛,固然江湖气不减,但火爆性子倒是改了很多,也从不欺人,乃至于这沔口镇上牙行揽客、江湖道上平事吃茶、各大行会聚闲谈买卖,官差公人纳贿通门路,乃至开暗宝局聚赌,四方杂处,群英聚集,萝卜开会的各色人等纷至沓来,只如果进了这春娘茶社,就从没有过闪失。
起首是这春娘的出身就有来头,娘家爹在沔口和两江水道上是漕帮中老资格的前辈,家中子侄兄弟很有几个是跟着老爷子吃水上饭,在江湖上驰名有号的人物。这春娘自小不是养在深闺,而是跟着娘老子在船上长大的,不丁点就跟着漕帮兄弟混在一处,未出阁的时候,敢拿着刀子和人开片,是个烈火似的性子,既有人撑腰,自个又有种,在沔口这个江湖船埠上天然等闲无人敢惹。
按理说如许人家的女孩子,官绅之流看不中她,平头百姓不敢娶,至于江湖同道,又难入老爷子的法眼,典范是高不成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