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亨十七年玄月二十三,元亨天子驾崩。
三藩接到饷银后出兵,开赴广西、湖南、江西、广东,开端剿匪。
原京营参将何佳林,调任榆林知府。
“皇上,杨奎无妄猜想,妖言惑众,有教唆圣上和三藩之嫌,诽谤君臣之意,何况他年龄已高,神态不清,臣请弹劾杨奎。”
这个时候谁敢跳出来反对,也许就第一个拿你开刀了。
“回禀皇上,臣为这天思夜想,想出了两个主张。”
罗翰林这一说,大臣们就是暗里一阵群情。太和殿内,顿时嗡嗡一片。
众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肯意吱声。
玄月二十四,太子即位,改年号天佑,是为天佑元年。
兵部尚书李源,户部尚书罗木生出奏,目前朝廷税赋吃紧,京营在九江驻扎,破钞庞大。应将京营调回帝都,重行拱卫帝都职责。
“杨爱卿素有清名,从先皇时起,就忠心耿耿。现在固然出言无状,但念你神态不清,年龄已高。弹劾之事作罢。请乞骸骨吧。”
“嗯,这个么,朕倒是想过了。此为济急之策,只此一回,想必各家都是情愿的,莫非朕的这点儿面子,他们都不给么?”
该说的也都说了,也对得起先皇了。三藩的狼子野心,现在几近路人皆知,皇上如何就看不明白呢?
一个月后,东平王、南安王、西宁王联名上奏,要求裁撤三藩,天佑天子不准,对三王温言慰勉,令其永镇西南,终其平生,不得再上奏要求撤藩。
原顺天府尹修同贵,查证贪污失实,放逐卜奎。
朝廷现在非常缺钱。
“众爱卿,匪患之事,现在你们都晓得了,都说说,若那边理饷银的事儿吧?”
楚王跟晋王夙来交好,对晋王谋反知情不举,本应与晋王同罪,念及兄弟之情,着削去楚王封号,贬为百姓。禁足宅中,交宗人府严加管束。
“罗木生,你休要花言巧语,蒙骗圣上。三藩屡向朝廷索要饷银,朝廷给了他们那么多钱剿匪,但是匪患越来越多,这个剿匪究竟是如何剿的?”
光州是广东首府,已经开埠几十年,朝廷御准的十三行商行,已经在此运营几十年,是大德帝国最首要的对外贸易中间。
他的意义是,杨奎固然是御史,但是对于朝廷经济事件并不明白,如此说,只是内行在说废话罢了。
但是,上朝的滋味仿佛也不好受。因为现在一上朝,群情的几近就没有甚么好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