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陛下的母家人丁不兴,直系的兄弟就那么两个跟她不对于的异母兄长,倒是父辈的兄弟略微多些,以是武氏的堂兄弟从兄弟受封颇多。但是这些旁支宗室,因为血缘太远,有些人热中名利,走得跟女皇陛下近一些,马屁拍很多一些,册封便高;有些性子淡薄的,功名看得淡又不长于溜须拍马的,册封便低一些。

说着说着,纹丝不动的脸上呈现哀戚的色彩,泪水如泉涌,滚滚而下。

承平公主心中恻然,用手比划着说:“记得你初入宫时才这么点大,正在长个子,走路轻易摔交,磕磕绊绊的,惹人发笑。谁知一展眼都这么大了。前些日子母皇还跟我说,养儿养女,也就是十多年的缘分,长大了,皇子皇孙要出去开府,皇女皇孙女也要开府嫁人。最最可惜的是和亲的女孩子们,或许一辈子便在内里不得见了。”

惜福郡主哽咽道:“自古鱼与熊掌不成兼得。”

承平公主道:“提及这个也是纠结。返来住的都是寡居的公主。父亲恩爱和美的公主又不得返来。养儿养女的,谁不但愿后代又伉俪和美,又能在跟前尽孝?”

这个郡主,说得好听点生在皇家,有着天下最高贵的血缘和身份,但是父亲的位子摇摇欲坠,自保都已勉强,遑论庇护后代!她的兄弟们被软禁在五王府,非宣不得入宫,非准不得出宫,也是危在朝夕。她身为一个女孩,话不敢多说一句,事不敢超越一步,谨慎谨慎,固然吃穿用度还是繁华已及,但是遭到的关爱,或许不如洛阳城中在父母膝下撒娇的普浅显通的小后代。

承平公主打起精力道:“实在也不是无解。你二伯家里另有几个姊妹关在那边,尚未婚配,能够放出来封公主和亲。一来她们是高宗血脉,突厥人也无话可说,二来――”她说的是废太子贤的几个被软禁的女儿们。

想到这里,承平公主未开口已是心伤。姑侄两个,一时只能冷静相对。

这一重担,又落在承平公主身上。

会完惜福郡主,承平公主又把寿昌郡主找来伶仃说话。

承平公主道:“和亲于朝廷是天大的功绩,其功可比大将军。若朝廷使你和亲,定不会亏负你的母家,固然你父早忘,但是母亲幼弟都在,母皇在加封的时候,必然加以重爵显爵。”

承平公主真的被打动了。她握住寿昌郡主的手道:“好孩子!难为你小小年纪,竟然有如许的心机和孝心!”

当年的天后,明天的女皇对公主不成谓不爱。不但仅是爱,还是捧在心口的至爱,但是轮到朝中剧变,她这个母亲还是让敬爱的女儿成为孀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