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称亲眼看到了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的模样,并非象娑婆天下里所供奉的“大肚笑佛”那样,肚子圆鼓鼓的凸出来,脸上笑嘻嘻的。真正的弥勒菩萨,真可说是法相寂静,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表面非常之殊胜。
“这是讲佛的聪明、憬悟,细分为统统智、道种智、统统种智的三智要理,意在着意点出罗汉偏在统统智,菩萨偏在道种智,唯有佛才美满。更是一种学佛中最聪明的修学之法,再奉告我等,知见要圆不要偏主观就偏,客观就圆。此佛义中,着墨出了诸佛如来没有涓滴主观看法,他是圆融安闲,阿罗汉有他的主观看法,菩萨也有一些主观看法,以是他不圆。这是在奉告我们,如果想学聪明,就要学客观,不要有主观看法存在,才气够成绩美满的聪明。”
一向心胸极深佛门交谊的中原玄奘门下,就在那一次试图答复后悠长地派驻和尚永驻,但也仅能以隐门性子廖以存身。
这些年里,每隔十数年,就会有玄奘门下历代弟子重返那烂陀寺,19世纪后阿三国佛教稍有答复就与中原玄奘门下有关联。
厥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游学十二年,还那烂陀寺,依戒贤之命讲摄大乘论、唯识决定论。当时他的弟子子光讲中、百二论,驳尊师之说,玄奘乃会和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后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因此名震五天竺。
承平王向前拜见弥勒菩萨,要求他开示。
弥勒菩萨对他开示一些法语,并说道:“我将来下生后,龙华三会,来临娑婆天下,届时,地球上全无高山,地平如掌,娑婆天下将变成人间净土,你们教与教之间,要相互珍惜,相互鼓励精进,不要相互诽谤。佛教内的各宗派,亦不成相互诽谤,该当相互纠邪辅正。天界人好逸乐,不肯修行,就象人间的大富朱紫家一样,不肯削发,只坐享面前之乐,孰不知三界未出,六道循环,不能了脱存亡,听菩萨说法,将来再降世度众生,才气真正进入菩萨道,了生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