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闻名墨客皆有来往,诗名颇高。其诗内容触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善于5、七言歌行体。河南颍阳人,本籍为赵郡(今河北赵县),有东川别业。少时家本富有,后结识富豪轻浮后辈,倾财停业。后刻苦读书。隐居颍阳(在今河南登封)苦读10年,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考取进士,曾任新乡县尉。任职多年,没有升迁,暮年仍过隐居糊口。他平生交游很广,当时闻名墨客王昌龄、高适、王维等都与他干系密切。李颀脾气疏放超脱,厌薄世俗。他的诗以边塞诗成绩最大,旷达豪放,慷慨悲惨,最闻名的有《古参军行》、《古意》、《塞下曲》等。李颀还长于用诗歌来描述音乐和塑造人物形象。他以长歌闻名,也善于短诗,他的七言律诗尤其先人推许。《全唐诗》中录存李颀诗三卷,先人辑有《李颀诗集》。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夜归鹿门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高兴颜?
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渌水》后《楚妃》。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很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呜呼圣王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门路,出入高低穷烟霏。
李白
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迷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泛动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嘈嘈切切庞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滩。
欸乃一声山川绿。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顾丘山重。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色彩。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
陈子昂(约659—约700),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字伯玉。唐朝墨客,初唐诗文改革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代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获得武则天正视,授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连累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参军边塞,对边防很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籍,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教唆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毒害,冤死狱中。其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寄意深远,苍劲有力。此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