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0章 烽烟起,暗潮生(4)[第1页/共3页]

一阵轻风拂过,送来爽意。

在这紧急关头被天子召见,兰子安自是晓得启事。

“四哈!”

“文房四宝!朕要拟旨!”

北边的环境于蒲月尾到抵京师。

“微臣拜见陛下。”

“朕已经等得够久了。不能再等!”

在北狄与兀良汗蠢蠢欲动之际,山海关守将元祐被建章帝赵绵泽派往江淮治水。但临行之前,元将军突染恶疾,卧床不起。传闻此病来势汹汹,人一旦等闲挪动,便会有生命伤害。元小公爷痛哭流涕,写上陈情书一份,八百里加急回京,请天子派太医一名,前去山海关,或可挽救他于水火,能够再多活几日。

此一役,晋军死守城门不出。京军叫阵三天后,遂攻,何如久攻不破。京师围霸县城半月,因为粮草题目,再一次在霸县四邻掠取,百姓怨声载道。有青丁壮者,纷繁前去投奔晋军,天下百姓哗然,声讨连天,亦有臣工从速上书朝廷,要求天子严惩办军不严的邬成坤。

赵绵泽在圣旨中,对天下百姓宣称“晋王赵樽身在藩地,却不思皇恩,违背祖训,擅离职守,有不臣之心,有谋逆之实等数宗罪……并严令辽东征讨军大将军邬成坤在河间府集合上风兵力,分进三路北上,合击北平,务必将晋军一举围歼。若遇抵当,格杀勿论。”

望北亭中的雕栏前,年青的帝王负手而立,一袭缂丝织造敞亮袍子在风中袂袂翻飞,栩栩如生的金龙眦目而视,与他目光一道,冷睨着北方,带着一抹描不出的凄清之意。

不管是兰子安还是赵绵泽,他们无人信赖赵樽会真的臣服,乃至放弃北平府藩王的身份。内心也都清楚,赵樽那样的做法,是为了以退为进的把握主动权,从而制衡赵绵泽,也迟延时候。

兰子安清楚赵绵泽的意义。

兰子安垂手立于一侧,眉心微皱。

京军原就骄横,一次又一次不费吹灰之力的胜利,让他们产生了“冰脸阎王只是纸老虎”的错觉,士气大涨,戾气也在狂增。每到一处城镇村庄,如同蝗虫掠过,烧、杀、抢、夺,奸……恶事不断,仿佛忘了这是南晏地盘,这些百姓与他们同为南晏人。

建章二年蒲月尾,京师飞出的圣旨,参军驿快速奔向河间府。圣旨一共两道。第一道旨意的意义,大略是但愿晋王能主动撤藩,并且由北平布政使王卓之带入京师就“谋逆之事”审判。

这一日,京师万里碧空无云,晴。

内有京师胡乱砍杀,外有劲敌乘机而动。

赵绵泽没有转头,只冷冷道:“宣兰子安来见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