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云对大宋的意义不需多说,太祖立碑天然是为了鼓励先人。

有大臣直言道,木帅向来足智多谋,多次以少胜多,此次却不急于用兵,我看不是打不过,清楚是不想打,他与辽皇有旧,前日在众目睽睽之下与辽皇把酒言欢,是不是……

至于第三块,复幽云者封王!

韩琦明白他的意义,老王想问,既然老木想光复幽云强大大宋,天子为甚么不坐享其成做个乱世天子,非要横生枝节?

第二块,不杀士大夫。五代乱世,武人横行,天下毫无忠义,大宋立国重立国策,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为了养士,太祖立下这块碑。

越来越多的人向他尽忠,喊着肉麻的话,天子坐在宝座之上意气风发。

文相公辩驳,大宋中路有兵马近三十万,木帅是百战名将,取胜易尔。

老王如遭雷击般呆住,颤抖着嘴唇道:“大事休矣……”。

韩琦看后大惊,他晓得木子是多么高傲的人,这么多年以来,木子向来没向任何人服软过,而现在,他竟然服软了,他服从朝廷号令冒险出战,哪怕为此捐躯千余青龙军精锐士卒。

举杯与迷惑的老王碰了一下,韩琦叹道:“我们这位陛下不肯做木帅的外甥了,后宫那块誓碑让他寝食难安”。

赵曦出面悄悄怒斥这位大臣,说朝廷信赖木帅忠心,不要胡说。只是雄师出征糜费甚巨,但愿木帅能谅解朝廷苦处,早日与贼决斗,班师班师。

韩琦提起酒壶,边斟酒边道:“他们是看准了木帅不会起兵造反,木帅十余年来为大宋四周驰驱,终究有了本日局面,如何能够亲手去打碎它?木帅数次杀人不假,又有哪次有损国事?他一向在辛苦布局,只为夺回幽云罢了”。

老木多年以来看似懒惰,看似狂放不羁,看似放肆动辄杀人,可他始终在为大宋驰驱。

老王没去政事堂做吏房东事,因为他第一次去垂拱殿就直言朝廷不该多次催促木帅出战,大宋在安次只要十几万兵马,而对岸却有大辽天子带领的兵马二十余万,冒然出兵是取败之道。

一道很简朴的挑选题,一边是随时要下台的宰相,一边是年青的天子,选谁还要踌躇吗?

老王呆住了,他全明白了。

老王晓得木帅的脾气,全天下的人都晓得,木都头向来不是甚么受气的人,为甚么天子和那些大人们就不晓得?他们忘了吗?

没有一句酬酢客气,乃至没有见礼,老王期盼的道:“韩相,如何?”。

老王愣住了,渐渐想着老木这些年的所作所为,最后终究明白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