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张弓北望射天狼第一千零五十章诸事(求月票)[第2页/共4页]

论罪碑在河中立了很多,在河东也如此办理,只要上了论罪碑的,便明示百姓其罪过,虽有伤官员面子,朝廷严肃,但不如此,没法让百姓晓得,北地已经变了天,胡人治下那一套,在大秦是行不通的,长此以往,当可为北地官员百姓立下行事规制。

而此次上书之人,就以国子监传授,翰林学士沈白为首,此人也恰是一个蜀人,两年前入职国子监,曾于长安城外的国武监任过一段光阴传授。

不过跟着沈白上书,朝野争议不休,实在长安大阀郑氏落空国子监掌控之权已是不成制止,传闻,吏部郎中,曾任东宫教读,与当今成武天子陛下有着半师之谊的徐闻徐大人将出任国子监祭酒。

当然,除了这些,大秦官佐在河东也并非没有建立,头一个便是修路,一年畴昔,北地战乱以后,民役已然废除,减免税赋,以予北地百姓疗摄生息之机。

治平蜀中,倒是历练出了一多量精通碎务的能员干吏出来,特别是大秦景兴新政推行之下,在蜀中行事要比秦川这里还要雷厉流行的多。

因为人数并不算太多,进度也就不快,不过从太原到大同的官道,已然扩整的差未几了,中间驿站等歇息地点,也正在修建。

看似毫无实权的国子监,倒是大秦人才储备最首要的一到处所,大秦朝堂重臣,出自国子监的,数不堪数。

晋地相同南北,今后定为大秦之流派,重中之重,忽视不得,乱世可用重典,河东之地当用重典刑之,以改北地民风,这个时候,收伏民气反而成了主要的事情了。。。。。。。。。

至于管理河东,是个慢工夫,赵石给的建议只要一个,一旦触及贪渎之事,当即重处,宁肯杀错十个,也不能放过一人。

因为这里是门阀世家把持的最安稳的一个处所,这内里出来的人,多数都是世家后辈,也是国武监建立之前,晋身最为便利的一条路子。

只一年工夫,大同,太原,河东诸地算不得有甚么天翻地覆的窜改,修了多少水沟,开垦了多少地步,一一说来,在赵石这里也没甚么太大的反应。

不过到了现在,局势所趋之下,大秦帝王,朝廷文武重臣,皆有鼎新弊政之决计,表里交困,这最坚毅的一处,也已闪现分本离席之势。

回到当前,颠末一年整饬,河东诸地已经完整安静了下来,收拢北地民气,并不消那么吃力,吃力的是如何管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