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征途万里会豪雄--第六卷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四百八十四章舌剑[第3页/共10页]

陈祖也明白过来了,怨不得人家一上来就要兵呢,本来这位钦差大人只为一桩事而来,这个时候,他仿佛才记起面前这位彻头彻尾是军中出身的朝廷大将,以如许一个身份而任钦差出京,自古以来也未几见,估计也是陛下怕旁人不善军伍,道途之上出了甚么不对,这么一想,本身内心也不由乐了,这个曲解但是不小,还好,还好,方才没有口出不逊之言,不然获咎了人不说,还冤枉的很。

这时在中间一向聚精会神听着两人说话的兴元府团练使吴得胜插了话出去,此人张着一张圆圆的胖脸,一向笑眯眯的模样,这个时候倒是肃容道:“钦差大人能够有所不知,我大秦分三路入川,共十余万兵马,护送粮草辎重之团练民壮以及禁军将士已然达二十余万众,也是邀天之幸,此战在入冬之前。。。。。。。。如果再拖上些时候,不说别的,就是这运送粮草,我们就吃不消。

他说着说着,一双眼睛也垂垂瞪了起来,他本就有些瞧不起这个甚么羽林批示使,鹰扬将军,小小年纪,就算见过些世面,也是有限,能到现在职位,还不是得了陛下欢心而至?他是金州吴家旁支出身,也不怕甚么钦差不钦差的,见上官陈祖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想起这一年来,大伙儿兢兢业业,才勉强使火线雄师后顾无忧,没有功绩总也有苦劳吧?一个从京里来的毛孩子就敢如此趾高气扬?

下官也是初入军旅,对于军情大事不很熟谙,一点肤见到是让各位大人见笑了。。。。。。。。不过一起之上,钦差大人尝与下官言,军国重事,无外乎天时天时人和,此乃须生常谈之语,然今大秦罚蜀,天时天时人和皆不在我,却能以半载而覆其国者,全赖朝廷高低不遗余力,筹办精密,火线将士舍生忘死,为国而不吝身,才气有此大胜。。。。。。。。

不过现现在他正火炭般的心机,又到了离京师千里以外的金州,之前谨小慎微,唯恐获咎人的心机也就淡了很多,而陈祖这粗暴的武人行动无疑是大大获咎了他,不过有赵石在场,他还是压住了内心的不快,但私底下却还是在内心发狠不已,戋戋一个安抚使,还是暂代之职,便如此目中无人,老匹夫将来有你好瞧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