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真要提及来,此人在兵部为官二十多年,一向做到兵部左侍郎的位置,将李承乾等人压的死死的,这才调上是毫无疑问的,不说之前,就说随军入川,于吴大将军助力颇多,临危之际,才气挽狂澜,在吴大将军遇刺以后,统领一众骄兵悍将,保持局面到现在,这才气还用多说吗?
李严蓄先是恭维了一番,乃至用下官自称,姿势放的不成谓不低,这也就是李严蓄此人的妙处了,能屈能伸,架子端的起来,也放的下去,若用文人的话说就是没有半点风骨,而京师传言当中,他的名声也不甚好,多数是个墙头草的名头。
十余万雄师伐蜀,高歌大进,捷报频传,但终究却弄了个烽烟四起,损兵折将,这领兵之人前面功绩再大,也不会有功过相抵的机遇,不擒拿问罪就已经是好的,要想无事归去再当个清闲伯爷倒是难如登天。
“成都城内还算安稳,蜀帝孟氏缠绵病榻也有些日子了,多数是吃惊而至,当然,嘿嘿,表情烦闷也是有的,所幸性命无忧,又有专人服侍摆布,只要细心保养,长途跋涉也是无碍。。。。。。。。。”
当然,有些意义南十八也说的明白,他现在根底还浅,朝廷又没有让他久镇边塞的意义,只看他一向兼着羽林左卫都批示使司的职衔就能多少明白朝廷的筹算的,以是此战过后,多数都要回师长安,以是在兵权之上,能分即分,这类不要钱的情面做出去,今后总归是有好处的,这才是真正长远的筹算。
而那博萨入主南蛮以后,大肆与汉家互市,整修门路,更是鼓励蛮族与汉家通婚,不得善启争斗,又常喻子孙族人曰,汉家强大,豪杰豪杰层出不穷,蛮人多有不敌,与强者为邻,当于交好,不与反目,不然必有不测之祸至矣,由此,不管博萨本人,还是后代子孙,对大秦都是忠心耿耿,朝贡不断,而蛮族也是景况日佳,及其殁后,大秦朝廷追封忠顺侯,而后代蛮人皆称之为圣王,名誉几与武侯并列,后代变故如此,却那里是始作俑者能够预感的到的。。。。。。。。。。。。
当然,对于李严蓄本身来讲,这话说给赵石的意义可不止这一点,最首要的还是吴大将军虽说不能理事,但军中将校却多有其亲信将领,若赵石幼年气盛,他这里但是怕以后再弄出甚么大事来,蜀中残破,真的是再也经不起波折了。
“现在成都官兵除却伤病,另有五万余众,多是百战精锐,下官不过是暂领军务,既然将军来了,这领兵之权自应交予将军之手,如此才是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