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八十三章相遇(六)[第2页/共4页]

如此,也正合她的情意,更是全然不觉受了甚么委曲,更不会和其他公主般,经常入宫哭诉,将驸马弄的死去活来,可谓是两边相安无事,各得其所,而此中最大的好处恐怕还是因为顾忌着赵石,她那位公公的很多费事事也就不消她这个儿媳上去掺杂了。

二来呢,跟着大秦国力垂垂强大,新政之说已是深切民气,所谓新政,继往开来,为前人所未为者也,重点恰是在一个新字上面,若遵循后代之人所说,此时大秦是鼎新派完整占了上风的。

闲话少叙,回到面前。

如此这般,即便朝中最刚正的御史,也不肯在此事上多做文章了,加上长公主殿下行事自有法度,去的最远,也未曾分开过京兆府,更未曾如唐时那些公主们大胆,有何不当之处,玩耍处所,也未曾用心轰动处所官吏,如此一来,这位稍稍开了先河的长公主殿下这日子倒是超出越津润了,到也不枉了她未嫁之时,那番苦心运营。

而自景兴四年起,自天子陛下以降,朝中重臣们正在一点一滴的鼎新政治,乃最多少涉及到了军事上面,而每逢鼎革,不管此中有着如何的艰苦,又给厥后之人留下如何的烂摊子,初始之时,却都有些难以设想的生机。

行事既如此自在安闲,在公主府中,也便可谓是一言九鼎了,宫中配于公主府的宫女,寺人,服侍久了也天然晓得,这位长公主殿下是在宫内养成的一副清冷性子,戒心很重,别看边幅年青荏弱,却也绝对不是个软心肠的,不太长公主殿下最讨厌的却还是旁人在本身面前指手画脚,多嘴多舌,以是,这一个眼神过来,那忠心护主的女官儿却当即噤若寒蝉,不敢多嘴了。

不过就算再固执保守的大臣也未曾对此事指手画脚,为甚么?原因有很多,一来,就是天子陛下对这位长公主的放纵是有目共睹的,比如咸宁二年的时候,驸马都尉大人酒醉以后,向一二老友抱怨了两句,倒是直接传到了宫内,第二天就酒还未曾醒透的驸马就被叫进了宫里,御口怒斥不说,还被罚俸一年,连驸马的老子,羽林左卫都批示使王虎都吃了些挂落,这等恩宠,另有谁情愿对一个阔别朝政,只略微有些特别的公主再指手画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