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原之南,晋城之北,一支范围足稀有万人的军马,正在涌涌而南,军中无数灯号招展,威势显赫至极,且在军中,更有代表大宋君王的庞大黄罗伞盖置于此中,这随军而出的君王仪仗,自澶渊以后,已经多少年不复现于大宋!
一头是杨凌的杀伐之威,强军之盛,另一头就是为亲信从龙之功,由不得这些本来旧河东驻泊禁军,顿时就有了十倍的虔诚勤奋英勇,烟尘中公然有一大队军马滚滚而至,而这二三十骑也迎了上去,带队都头大声呼喝:“来者是何军马?”
杨凌切身坐镇太原,宜芳大捷,太原民气天然安宁很多,但是野战兵马尽数顶在前面,城中空虚,多少另有些惶惑,但跟着韩世忠抽调而来的救兵先至,门路远一些的卢俊义在途中就遣了传骑急递前来通报,卢俊义一部也即将到来的动静。
这支车队的押运人马,是黄文劲部下,不过也就二三十骑人马――本来太原府野战兵力,全数赶往宜芳,韩世忠的马队救兵昨日才至,杨凌豪侈的给了他们一天休整时候,捧日军就算拥御驾兼程而来,也还要些光阴才气到达太原。
虽过黄河,但是捧日军中仍然另有暗潮澎湃,启事一则是捧日军中成分太杂,天然做不到如神策军和晋阳军那般整肃。
击败女真西路军后,再挥师河北,与女真东路军战,最后底定这挽天倾之功,几路军马向着太原会聚的动静,杨凌也没有保密,反而周告全城高低,不过为了安宁民气鼓励士气,这都头天然也是晓得,受命押运一部粮草辎重向东北去的时候,就希冀途中能先见到这晋王麾下大将。
太原城中,才真君子心大定,晋王麾下精锐会合,捧日军不日也将北上到来,御驾也在此中,太原已经是固若金汤,不要说鞑子是不是还能威胁太原了,看这架式,就是要招西军从西夹攻娄室,晋王聚集精锐,与宗翰会战太原。
但是现在,这些民夫却在道中,踮起脚抬着头擦着汗向东而看,几日前女真鞑子深切宜芳的兵马,都被打得全军淹没,现在晋王坐镇太原,四下救兵纷繁而集,不消说现在东面前来定是卢俊义的兵马,就算是鞑子,有晋王在,还怕甚鸟?
步队前面,涌出一将,年龄不老,但已有大将之重威,锋锐之气,间隔尚远就劈面而来,那年青军将一皱眉头:“某乃卢俊义,往援太原而来,此前没有接到急递通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