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吓了一跳,他仓猝对董卓道:“主公,快快拿下曹操和袁绍,不能让他们等闲分开。百官必然争相效仿,百官如果都走了,就算主公册立了新君,您的王霸之治,也是名存实亡。”
这话说到了秦峰内心,韬光养晦,也就是不做出头鸟。董卓脾气凶恶,谁当出头鸟,他必然会清算谁。
他仓猝走下堂,欢畅拉住张辽道:“今得文远互助,就如旱苗之得甘霖!”
这时候董卓狠色遍视百官,目光落在太傅太尉袁隗的身上,道:“太尉的侄儿无礼,我看在太尉的面子上,临时留下他的小命。太尉,对于废立之事,你看如何?”
但也有例外。秦峰和刘备不动声色,曹操和袁绍忿忿不平。
秦峰有充足的耐烦,而现在的董卓,已经没有多少耐烦了。
董卓已经迫不及待要执掌朝纲。行王霸之治。但他要先废了少帝刘辩,也就废了太后何氏,册立刘协为帝。刘协年幼,身边又没人,就能任由董卓摆布。加上拥立的功劳,就能够名正言顺的摄政,执掌朝纲。
袁绍迎着百官的目光,内心翻滚。他晓得,如果他不出来讲些甚么,这辈子,他的名声,他的前程就都成泡影了。俄然一个动机从他脑海闪过,亦或是压力而至,亦或是天命使然。
袁隗已经惊的浑身颤栗,道:“董大人所言甚是。”
189年7月下旬。
董卓脸孔狰狞,立即呼道:“奉先安在,将曹操和袁绍给我拿下,拉出去……。”
但是,也不知甚么时候,百官都向袁绍望去。最早的时候,袁绍曾经说过,如果董卓敢乱来,他必然会对抗到底。
有道是都城三少,同气连枝。兄弟联手,共讨董卓。
董卓没想到另有出头鸟,怒道:“天下事在我,你等小辈,何敢妄议。今事以决,谁敢不从,就来尝尝我手中宝剑利否?”
“请……。”秦峰面无神采,举杯。
秦峰仓猝搀扶起张辽,君臣把臂,动容之时,百感交集,惺惺相惜。
百年来,从未有人如许死守城池。阿谁时候,身为一个小兵的张辽,就想着能够有一天,在秦峰麾下从戎,为国为民而战,虽马革裹尸,死而无怨。
董卓就在南宫设席,会合公卿。
董卓神采这才好了很多,他放下宝剑,举起酒杯,大笑道:“此等大事以决,来来来,吾等百官痛饮三杯。冠军侯,将来的朝廷,还需冠军侯大力互助,请……。”
今后,张辽开端跟随秦峰,兵马平生,忠心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