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请你为我治病(1)[第2页/共3页]

慕皎皎立时心一沉。

慕皎皎没好气的白他一眼--现在你就抓紧时候欢畅着吧!比及了知府任上,要均衡各方干系的时候,你就该哭了!

动静一出,全长安城震惊,阁老府高低更是狂喜不已。

因而,第二天,吏部便下达一纸令文--鉴于构造民夫抓捕海盗有功,崔蒲居功至伟,遂擢其为扬州知府,年后走顿时任!

崔阁老再平静的人,也禁不住拊案高呼:“好,好啊!辛辛苦苦为县令七年,现在厚积薄发,你可算是一举冲上知府之位了!”

“为长辈尽孝,这本就是为人后代的本分。他们如果连这点本分都尽不到,贤人您莫非敢放心让他们为国尽忠吗?”高力士笑道,“并且,现在不是有小崔知县了吗?您看,他即便人不在海陵县,他为百姓、为我们新唐王朝做的功德也一向没有断过。以是说,此人不在朝中不要紧,只要他的心一向在朝中,做的也一向是为国为民的功德,那就够了。”

贤人将崔蒲安排在这个位置,便也是必定了崔蒲近些年的功劳,更是对慕皎皎那日在宫里表示的酬谢。

贤人被哄得哈哈大笑。

这个张中书,便是当年死力抵抗废太子的张九龄了。这也是个不幸人,兢兢业业为国奉献多年,保举贤才不计其数,终究却被李林甫这个小人妒忌,还伙同武惠妃反叛,生生将他从中书令的位置上拉了下来。这还不敷,很快又因他荐举的监察御史周子谅在朝堂上妄议休咎,触怒贤人,李林甫和牛仙客再从旁教唆诽谤,让贤人以‘举非其人’之罪将他贬为荆州长史。

高力士大为奋发,赶紧便为崔蒲提及好话来:“贤人您也不看看他是甚么出身!固然只是博陵崔氏的庶子,但也好歹是崔阁老的亲子,这些年崔阁老也没少在朝中为他走动。并且现在,崔阁老和崔大郎君父子俩都在仆人忧,您道他为甚么这么放心?还不是因为他晓得本身儿子的本领?能被崔阁老如此寄予厚望的人,那么必然就是朝中的栋梁之才。对了,奴婢还没来得及恭喜贤人,您又得了一名极好的人才呢!”

“贤人请节哀!崔六少夫人向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如果阿谁药对惠妃娘娘有效的话,她自不会藏私。既然她没拿出来,那必定就是说这个药对娘娘没用。不然,她又何至于要让我们直到有这个药的存在?您该当信赖崔家对您的一片忠心才是。”高力士苦口婆心的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