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偷盗官银的大案(2)[第2页/共3页]

韦刺史再对劲洋洋的看着裴经略使:“裴经略使,您感觉呢?”

韦刺史扫了眼,只认出了银锭底部‘岭南东道’‘开元二十七年铸’的字样。裴经略使将银锭前后翻看过后,倒是神采大变:“这不是客岁户部拨给岭南开辟大禹岭的银子吗?”

在这个年代,银子并不是畅通货币,官方惯用的货币是铜钱或者金叶子。银子这类东西,多数被官府捏在手里,只要每次给军队拨款、或者给下头救灾等等用处的时候才会同一发配,普通一发就是不下十万贯。这些钱由官府同一锻造,下头也会打上标记,再成箱成箱的运到拨款的处所。以是裴经略使现在一看就认出了这锭银子的来源。

韦刺史顿时也神采大变。

说着,他便将那叠质料分红了好几份,再一一给他们讲解:“汇集到这些卷宗后,下官就命人下去核实了一番,才发明这里头另有很多题目地点。比如这第一堆,里头说的都是真事,但犯案的却并非那日下官抓住的人,百姓们只是想借这件事的东风让官府帮他们将财帛追返来罢了;这里第二堆,就是一些地痞地痞想要趁火打劫,无中生有假造出来的。这也是这些卷宗里头分量最重的一堆,由此可见广州府本地痞地痞已经猖獗到甚么境地了!下官感觉这些人必必要抓起来好好给个经验才行!不然,他们还真当我们这些当官的都是能够随便蒙蔽的呢!”

这也是张九龄的首要功劳之一。

张九龄过世后,贤人也过问了几句大禹岭的环境。得知因为每年来往的车马过量,导致路面经常有所损毁后,便命户部拨款二十万贯,拿给处所将大禹岭路修补并持续开辟。这钱送到当时的广州刺史手上后,上面各地的知府便都过来争抢修路权。刺史不堪其扰,便特地将裴经略使请去居中补救。裴经略使便是当时见过这些银锭的模样。

“韦刺史此言甚是,这也是下官本日来见您二位的目标。”崔蒲赶紧点头。

第609章 盗窃官银的大案(2)

“这些钱你是从哪拿到的?”裴经略使心念一转,内心就开端大呼不好。

但是看看那边裴经略使的表示,固然有些活力,却仿佛也并没有气到落空明智的境地?

崔蒲便从袖带里取出一块银锭递畴昔:“二位请看,你们可熟谙这个东西?”

这是逼着他表态。在如许的大环境下,他不点头表态都不可。而一旦表态,那就是本身也往本身脸上扇了一巴掌。而这份帐,他必然会深深记在内心,转头有机遇就还到崔蒲头上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