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秋所供应的图纸,乃是是两三百年后英国人的所造的所谓木制战列舰,当时的英国,已经在在帆舰工艺上达到了顶峰,他们的巡洋舰,凡是是排水量在1700吨到3000余吨之间的三桅大帆船,比之现在的葡萄牙舰排水量增加了靠近一倍以上,载员300至500人之间。同时装有三层到四层武装船面载炮数普通74门到120门之间,相对来讲,火力亦可达到荷兰舰船的一倍数量,考虑到镇国府高超的冶金程度,和更轻浮的火炮,能够一样的战舰,可载炮一百五十台摆布。
朱厚照听着,那神采间的慵懒之色,垂垂消去了,显得非常神驰隧道:“真想再去一趟,可惜,朕晕船,哈哈……”
叶春秋想起朱厚照的晕船,也是无法,便说着别的话题道:“现在船厂已经构筑,造舰已迫在眉睫,臣已画了很多草图,会同那郑和下西洋的质料俱都送去了研讨院,现在正在会商计划,想必不久就会有成果。”
倭国事镇国府对外政策的第一步,或者说,这是镇国府对外的第一次尝试,不但是互市和承诺对其征夷大将军府的庇护政策,乃至是这个新军,也是初创。
环岛的门路修建,更使叶春秋松了口气,因为这条路一通,就意味着将来的开辟就更等闲了,港口、船埠都已经建了起来,现在已有无数的船只带着各种物质登岛,海军的水寨,也已经构筑结束,既有供民船的港口,也有专门的军港,炮台俱都建立,这统统切,都是拔地而起,蔚为壮观。
足利义材记下了,没有说好,也没有说坏,便登上了车。
(未完待续。)
朱厚照的神采终究和缓了一些,道:“本来如此,你如果感觉可行,就如许办吧,记取,镇国府的枪弹可不能便宜卖了。”
以是叶春秋很但愿倭国成为与镇国府合作的典范,一旦倭国这个典范建立起来,那么接下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那秦皇岛的环境,几近隔三差五的,就会呈现在叶春秋的案头上,以是叶春秋虽也好久未曾去秦皇岛,却也大略晓得一些环境,便道:“秦皇岛的首要设施已经完美,灯塔、港口、船厂,可谓是一应俱全,水泥的门路,现在也靠近要华环岛构筑的差未几了,另有……”
叶春秋笑道:“这第一艘,只是给人练练手,以是不敢过于冒进,就怕陛下见了绝望,还是不要见为好。”
叶春秋见完了足利义材,便在次日入宫,将此事都和朱厚照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