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 【投闲置散】[第3页/共4页]

“宋哨官。”

说实话,此时的杨格确切有些悔怨了。

“这么冷的天,谁情愿在这营中久待?镇台大人平素都在前面的板屋里办事。”

杨格疏忽了卫兵爱理不睬的态度,笑嘻嘻地从取出几个大铜板来,瞅瞅四周没人重视,快速地塞在卫兵的怀里,大风雅方地退后一步打个拱手:“感谢兄弟。”

来到摩天岭后的第四个深夜,躺在一件新建的松板屋里的松木床上,闻着恼人的松香,听到邻床的冯国璋打着轻酣早已睡熟,杨格却如何也没法入眠。

充作办事房的板屋外,两名挎着转轮手枪的戈什哈拦住杨格。

刘松节跟邻铺的商德正最要好,这位曾经呈现在延山嘴边的商德全来头也不小。他是直隶人,有个哥哥叫商德全,乃是武备书院炮科毕业,与段祺瑞等五人被选送德国军校学习,返国后担负芦榆防军的炮队统领,乃是当今大清国军官中“科班出身”的代表人物之一。

悔怨不即是悲观,不即是打退堂鼓,灰溜溜地从功字军出走,去跑马集堡当阿谁说话能顶个事儿的千总。树的影儿,人的名儿,不留下点东西让摩天岭的人们咀嚼咀嚼就走,那不是杨格的脾气。

冷冷地说完,宋占标用心挪了半步,将房门堵了个健壮。

“何事?”

宋占标有些矜持地俯视比本身矮了小半个头,却深得巴哲尔那群兄弟之心的杨千总,偏生那家伙也来了个抬头对视。

“哟,杨千总。”

“杨格,功字军不比镇边军,你要好自为之。“那日,宜麟走之前留下这么一句话,这位旗人是笔帖式出身,满腹的斑斓文章,是不太看得起穷从戎出身的杨或人的,说话老是有一种高高在上、俯视百姓的意味。不过,他的提示倒是对的。

“杨大人,镇台大人在措置公事,暂不会客,请回吧。”

最后一名,也就是睡在杨格另一方向的邻床上的,名叫胡殿甲,河南人。这位老哥给杨格的印象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大早出去,早晨才返来,返来就蒙头大睡,底子不与同屋的人说话,仿佛连背景深厚的刘松节都不放在他眼里普通,更何况刚来的杨或人了。

眼对眼了一会儿,宋占标“哈哈”干笑一声,用力地眨巴了几下眼睛,以免干涩的眼球流出泪水来。见鬼了,那家伙都不眨巴眼睛的?“杨千总莫非是来找宋某讨回你那54号弟兄?”

卫兵抬眼看了看杨格,从一身极新的五云褂和暖帽上无品玻璃珠上,看不出这位是官爷,若非他腰间有一支转轮手枪,卫兵才不肯意理睬呢!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