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廷杖上[第1页/共5页]

文武百官们三三两两的聚成团,一边议论着克日的大小政事,一边等候着入门的鼓声。这些帝国权力最颠峰的一群精英们此时也和几百年后的挤早班地铁的上班族们一样,揉着睲松的睡眼,打着哈切,议论着下属和同僚的长是非短,他们乃至在有些方面还远不及后代挤地铁公交的上班族们——上班族们能够拿着热腾腾的豆浆油条大饼填肚皮,而他们只能饿肚皮——如果不想被纠察的御史弹劾失大臣体的话。

崇祯听到这里,本已经按捺不住胸中的肝火,但他想到张献可乃是天下闻名的大儒,夙来为清议所重,如果本身对其加以惩罚,只恐后代在史乘上会留下昏君的恶名,只得强自忍下胸中的肝火,对张献可道:“你这些不过是些墨客之见,朕岂不晓得这些积弊,但眼下辽东兵事甚急,岂能容得西北再肇事端?杨鹤能不废一兵一矢而抚平流贼,便是与朕与大明有大功的臣子,岂容得你各式攻讦?现在恰是多难之秋,大臣们正应和衷共济,才不负朝廷,另有朕的厚望。你这般进犯杨鹤,岂不是流派之见太深,失大臣体统!”

一个仪表堂堂的鸿胪寺官员用一种近似于咏叹调的声音大声唱道:“入班施礼!“随即文武百官面朝”金台“,遵循鸿胪寺官员的唱赞,有节拍的行了一拜三叩首的常朝礼,然后分班侍立。这时一个纠礼的御史跪下奏道:”今有工部主事迟立德,施礼时将笏落地,事属失礼,合当拿问,请旨!“

几分钟后,百官听到一个锋利的声音传呼道:“御驾到!“跟着这严肃的呼喊声,崇祯天子头戴翼善冠,身穿圆领绣龙黄罗袍,脸带倦怠,在大队服饰华丽的寺人的簇拥下乘坐着御辇而出,在步队的领头是翰林、中书、科、道各四人构成的导驾官员。他们背朝着百官,步步后退的将御辇指导向御座,在他们的身后,文武百官躬身低头吗,无一人勇于俯视。

文武大臣见崇祯发怒,个个惊骇失容,都替跪在地上的张献可捏了把盗汗,但张献可夙来以“文尸谏,武死战”自夸,现在想着恰是本身为人臣尸谏的时候,心中没有存亡顾虑,倔强的看着金台上的崇祯,大声答复道:“陛下,大略朝廷额定之兵,原有额定之饷。今兵多虚冒,饷多中饱。但求加以清理,当实在练,自可实兵实饷,何必担忧无兵讨贼?大明现在不是无钱无饷,而是没有明净营私、当真做事的人,如果得其人,则利归公家;如果不得其人,则利归私室,即使搜尽百姓脂膏,亦无裨益。杨鹤上书无兵无饷,乃至私买盐引以赏兵,清楚是中饱私囊。陛下您身居九重当中,如何得知?摆布近臣,又有谁敢据实禀告?本日微臣不避斧钺之诛,冒死直言,还望陛下三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