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的俸禄一年不就是八千两吗?萧王哪来这么多金银珠宝?”
“另有,另有南疆那边,与南蛮交界,前几年不是被南蛮灭了好几个村庄吗?朝廷没有银子,当时还让百官捐银来着,萧王有这么多金子,如何没有拿出来?”
这些年来,萧天耀带领他部下的金吾卫,抵挡了多少次北历、南蛮与西武的打击,全东文高低都在看在眼里。要不是有萧天耀在,充足的东文早就被其他三国给朋分了。
“保护神,哈哈哈,东文的保护神,好一个保护神。”
为甚么与三国多次比武,三国过不了多久,还能不足力对东文出兵?
……
皇上要治萧天耀的罪,先要找出他的罪名,而要让一个在百姓心中职位高贵,军功赫赫的一品亲王抄家斩首,罪名轻了底子没用。
一车车的珠宝从萧王府运出来,第一车已到达宫门口,最后一车还未装车,路上狼藉的珠宝在阳光的晖映极度刺目,也刺激了围观百姓的心。
为甚么?
战乱是最好的发财机遇,皇上不管萧天耀有没有借战乱发财,他现在都要把这个罪名,安在萧天耀身上。
为甚么每次与三邦比武,明显金吾卫死伤不重,萧天耀却挑选休兵而不是持续打击?
金吾卫雄师压境,要说萧天耀谋反篡位也是行得通的,可萧天耀手上的兵并没有脱手,就算皇上凭此定了萧天耀的罪名,他在百姓心中的形象也不会受损,乃至会有人说这统统都是诡计,是算计萧天耀的诡计,如果皇上在这类环境下斩杀萧天耀,怕是会引来东文高低的不满。
借查抄萧王府一事,皇上要让东文的百姓明白,萧天耀在边疆与三邦交兵,不是为东文百姓而战,也不是为东文而战,萧天耀是为本身而战,为本身的私欲而战,萧王府的财产是因为比年不竭的战役才积累的,萧王府那些金银沾满了东文百姓的血。
“嘣……”在围观百姓热烈群情时,又一辆马车的车轴断了,内里是一颗颗巨大的南珠。每一颗都有大拇指那么大,纯圆透亮,代价令媛,可就这代价令媛的珠子,在萧王府倒是用箱子,一箱箱摔在地上,内里的狼藉一地,刺激的人双眼发疯,不管不顾的就冲上前去抢……
“我的娘呀,这么多金子,满是金子呀,萧王哪来这么多金子?不对,不对,萧王有这么多金子,如何前年南边水患国库无银,不见他拿银子出来?大前年北方干旱的历害,死了那么多人,如何不见萧王拿银子出来救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