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太阳落山今后,他们又推了一趟粪,才出工回家。春季里天长,魏天亮回到家中去井台上挑了两担水,又帮娘把猪喂完食,把鸡关进窝。看看小院里没了该做的活,就急仓促钻进饭棚,把手伸进横梁上挂着的饼子篮子去摸吃的。被娘“啪”的一声把手打下来,说:“又吃凉的,累了一天了,吃热乎的不落弊端。”
天亮看清了是艳芳。转过身来讲:“你在这儿藏着做么哩?”
这里是周奶奶的家。周奶奶名叫周大领,外号“周大脚。”十里八乡名誉不小。束缚前是村里妇救会主任。又是支前榜样,抗日堡垒户。曾保护埋没过很多抗日干部和伤员,还立有军功。是以又得了个双枪周大脚的外号。现在年纪老了,后代又不在身边,大儿子到了军队,二儿子进了工厂,女儿在县病院当大夫。就她一小我在家。抗日战役期间因“跑返”钻高梁地,被高梁秸子扎了眼,至今留下眼疾,迩来又患上坐骨神经疼,是以不大出门。可她不肯闲着,整日坐在家里守着纺车纺棉花。纺着纺着她便会不自发地哼起抗日战役期间的那些老歌来,那纺车也就会不住劲地“呜――呜――嗡,呜――呜――嗡……”地伴奏着,非常调和。
这些天来,八队的男女青年们干劲空前高涨起来。除了对报纸、播送更加存眷,田头学习更加频繁外,在他们当中仿佛有个奥妙行动。他们起早贪黑主动共同全队社员,把秋庄稼该浇的浇了,该锄的锄了。棉花整枝、红薯翻蔓、治虫撒药等等、等等,该做的都做完了,做好了。这两天正忙着备肥,把粪推到田头,以便收完庄稼能尽快把粪撒在地里。出产队里牲口少,他们主动请缨人手一辆手推车,在田间笔挺的林**上,排挤一字长龙向地里送肥。空车往回走时还唱着清脆的歌:“公社是棵长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构成一道靓丽的故乡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