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家族之命[第2页/共8页]

文若听后,甚为奋发,言辞冲动道:“老先生,文若不敢夸大,自有自知之明,老先生美意待我,文若感激,如有难处,我兄长身为当朝郡王以后,亦可替老先生解忧。文若与老先生了解仅数日,老先生何故如此鉴定,将这般重担托付于我?”

文若听了,连连点头,虽不能参透全数,短时候内也有所归纳,问道:“现在国力强大,兵锋正劲,依老先生之言,五十年内,北境生祸,究其启事,是外族崛起入内,还是出师兵败于外?”

宇文孝直对劲点头,不加思考回道:“好!此事说来话长,你我渐渐说来。”说着,宇文孝直食指贴着髯毛,吃力深吸,收回一声长哨,这声音不响,九转回荡,很快就消逝殿内。少顷,宇文重从殿后侧廊走出,提灯擦着眼睛,一脸困意站在二人面前。

宇文孝直回到炉火前,将烫好的酒取下,倒在樽里,递给文若,说道:“公子方才三问,第一问老朽已答,至于第二问,公子亦当贯穿。我氏族故地山深林密,又饶水草,本可孕育一强部,宇文后辈根深叶茂,又是前朝王室,居交通,混胡俗,未免其强大生乱,朝廷岂能安田以封?至于两氏合一,更是难上加难,若能出亡于先,也是彼苍眷顾,唉,也罢,不谈也罢。”

“高句丽?”文若嘴里嘟囔,想起大婚之时,都护府聘礼送来的雪参,方才有所印象,问道:“老先生,按常理而言,隋军十倍于敌,就算炀帝好大喜功,耽搁军机,也不该溃败至此。”

宇文重缓缓走进侧廊,陈文若与宇文孝直趁着熟肉未至,先将葫芦中的酒水分个洁净,待宇文重返来,二人已有几分醉意。文若不堪酒力,食些野菜酒肉垫垫肚子,宇文孝直却只是喝酒。

“炀帝大败,欲卷土重来。大业九年仲春,二征高句丽,四月至辽东,不料礼部尚书杨玄感反于黎阳,谋士李密献策玄感,长驱入蓟,扼其粮草,待隋军粮尽,不攻自溃。然玄感自大,执意东取洛阳,至其兵败,炀帝东征亦只得散兵还朝。大业十年仲春,炀帝欲三征高句丽,此时国库兵粮皆以耗尽,高句丽虽降,不久既反,炀帝三次东征,徒劳无功,白白断送百万将士,国焉能不灭?”

文若作揖,歉意萌发,赔罪道:“老先生,后生冲犯了,只是不知贵族近况如何?文若毛头小子,又如何助力老先生,还请明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