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父亲!您可否无恙?”文若俄然想起父亲病情,定是旧疾复发,卧床难起。
“敢问中间但是裴先生?”文若警戒问道。
“父亲已病入膏肓,就算他白叟家是诸葛再世,又有何用?多思无益,反会乱了心境,不如放心憩息,待马车赶到忠承寺,再连夜骑快马赶回便是。”文若暴露一丝苦笑,悄悄合上双眼,脸上渐暴露不符春秋的沉稳,很快又睡了畴昔。
“这个裴先生不言不语,却让父亲这般信赖,父亲识人无数,天然不会有错,料他不会晤财起意侵犯于我。”文若眸子一转,摆布扫了扫寺中构造,见无异状,这才放下心来,呢喃道:“这寺广漠非常,并无马厩,看来只能卸上马车马儿,喂些草料,星夜赶回交州了。”
“如何回事!到底是甚么回事!父亲?母亲?陈富?都去了那里?依墨,她又去了那里?”文若惊得连眼都不敢多眨一下,脚下不敢收回一丝声响,几个箭步,穿过正堂,模糊约约瞧见二堂那边有着些许亮光。
文若别了母亲杨氏已是卯时一刻,天已是大亮。文若擦干泪水,避开府中一干人等,从偏厅绕道长史府后门,到达时,府门外已有五辆马车和十余马夫侍从等待多时。
本来,整件事情的启事颠末竟与文若心中最坏的筹算相差未几,只不过,此中错综庞大之处,是文若做梦没法设想。文若其父陈卿嗣出身崇高,是朝廷贵胄的远亲,暮年武曌夺权,清理李氏王臣,陈卿嗣不得不随父迁徙到岭南避祸,免灭九族之灾,流至好趾。没过几年,陈卿嗣的父亲病死,陈卿嗣身无分文,只得四周流浪,恰与西宁王了解,二人义气相投,结为同性兄弟,在交趾城中共拒武氏鹰爪,明刀暗枪,九死平生。大唐神龙二年,武曌槟天,中宗大赦天下,西宁王仲本想还朝复身,却被陈卿嗣制止,当时中宗昏庸,大权旁握,韦后乱政,欲仿武曌称帝,武三思身为太尉,更是对李姓皇嗣展开搏斗,西宁王仲只得忍辱负重,躲藏于野,直到景龙四年,临淄王李隆基与承平公主出兵逼宫,杀死韦后、安乐公主等人,睿宗即位,停止了近五十年的武氏天下。待李隆基打扫承平公主,即位为帝,西宁王这才规复官爵,还朝于野。天子李隆基初登帝位,急需安定边疆,若派亲王将军镇守,不免今后独大,不成节制,因而下旨将朝中毫无根底的西宁王仲升为西宁州多数督。西宁王想借机保举陈卿嗣留任身边,可陈卿嗣却拒不上任。当年科考,陈卿嗣名列第十,天子李隆基将其归入国子监当值,可陈卿嗣却恳请圣命,甘心自贬交州,作了七品仓曹参军事。短短十年间,陈卿嗣由七品参军卓拔升为四品州长史,却不想也卷入交州朋党相争当中,随后,就有了厥后产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