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上所写乃是都城人士。”
聂冬对寺庙一贯不感兴趣,不管是当代还是穿越后。但是在当代,寺庙始终有一种超然的职位,仅一条就能窥测一二――寺庙不消征税!不但寺庙的财产不消征税,剃度当了和尚后也不消交纳人头税。在承平乱世里,几座庙不征税也就不纳吧,但是现在的聂冬仿佛一只在为过冬储备粮食的仓鼠,哪怕是一分钱,拖回博陵,拖回侯府都是好的。
聂冬哈哈一笑:“你这削发人尽打诳语,只会拍马屁啊!”
“小僧除了会说阿谀话,于面相也有一二研讨。”净义道,“小僧观侯爷面相也是一名心有菩萨,行菩萨善举之人。”
秦苍有些难堪:“部属无能,只查到净义和尚二十年前便削发了,至于详细的年份和所谓何事,并不晓得。”
净义道:“世人对着菩萨所想所求并不首要,唯诚恳耳。”
刚喝了半杯茶,不能聂冬将茶点放入口中,一个家仆谨慎翼翼的跑来,低声道:“侯爷,秦苍返来了。”
老方丈这才回过神来,忙对聂冬道:“侯爷莫要见怪,请往这边来。”
“本侯心有菩萨?”聂冬感觉这是他听过最大的笑话,“你这和尚如何越说越不靠谱了。”
聂冬一脸庞大的看着这两个和尚,仿佛在肯定这二人是不是在用心演戏?祈福以后,一行人便到配房歇息,方丈则命人筹办素斋。
“回禀侯爷,这位净义和尚原是报国寺和尚,以算卦看相闻名,被长公主请回公主府做供奉。客岁,长公主让净义给小主子看相,应净义出言不逊被撵出公主府,而后便云游各地,于半月前到博陵。”
此番来寺庙,一则是农忙时来祈福做一上面子工程,二来是为了摸索那净义和尚。聂冬扫了身边的胖和尚一眼,身在博陵侯这类位置上,他可不信甚么“云游至此,偶遇故交”的大话。
“不知大师祈福的时候所想的是甚么呢?”聂冬闲话问道。
净义俄然起家走至聂冬身前跪下道:“小僧云游各地,唯博陵行菩萨之举,乃是佛祖庇佑之地,诸地不善,必遭大乱,还请侯爷庇佑小僧!”
“看来他真的是个和尚?”聂冬皱着眉头,始终不肯信赖本相就是如此。不甘心又问:“他削发前是做甚么的?为何事削发?”
聂冬拍了鼓掌上的残渣:“让他出去。”
“不必多礼了,查出甚么了吗?”聂冬立即问道。
另一处的配房里,净义和尚也在做着思惟挣扎。他把赌注下在了博陵侯身上,可博陵侯并没有对抗北疆的心机,那么他就会被当作妖僧,或者哪怕博陵侯真的有对抗北疆的心机,他能够也会被灭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