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氏去后,贾宝玉和贾兰这才从倒厅出来。
“当今看过的这群大夫,那里要得?一个个都是听着人的口气儿,人如何说,他也添几句文话儿说一遍。可倒殷勤的很,三四小我,一日轮番着,倒有四五遍来看脉!”
“何尝不是如许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消我们说了。现在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如许逼真。有的说道是喜,有的说道是病;这位说不相干,这位又说怕冬至前后:总没有个真着话儿。求老爷明白唆使唆使。”
尤氏摇了点头,不置可否,而是持续说道:
“珍大嫂子,可都找了哪些大夫了?”
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超的人,人病到这个职位,非一朝一夕的症候了;吃了这药,也要看医缘了。依小弟看来,本年一冬是不相干的,老是过了春分,便可望病愈了。”
中间一个贴身奉侍的婆子道:
贾蓉道:“恰是。请先生坐下,让我把贱内的病症说一说再看脉如何?”
贾蓉看了说:“高超的很。还要就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
贾珍道:“先生不必过谦,就请先生出来看看儿妇,仰仗高超,以释下怀。”
刚才宝玉和贾兰是从书院直接过来的,以是没见着。贾兰只是想来看望秦可卿,本无定见秦钟,因而,两人告别,分开宁国府,各自回家去了。
“这不是璜大奶奶么?”
说着,贾珍说着话便向那屋里去了。
张先生向贾蓉说道:“这就是尊夫人了?”
尤氏向贾珍道:“向来大夫不象他说的痛快,想必用药不错的。”
“那蓉大嫂子吃了那些药方,莫非都不见效?”见珍大伯母愁眉不展,贾兰也体贴肠问道。
“珍大伯母!”
金氏向前给贾珍请了安,贾珍向尤氏说:
金氏听了这一番话,早已没有了嘴脸,只能假装陪着忧愁,为秦可卿的病情焦急,问道:
尤氏道:“恰是呢!”
宝玉又问道:
贾珍笑道:“他原不是那等混饭吃久惯行医的人,因为冯紫英我们相好,他好轻易求了他来的。既有了这小我,媳妇的病或者就能好了。他那方剂上有人参,就用前日买的那一斤好的罢。”
尤氏摇了点头,说道:
“哪有甚么结果!倒是弄的一日三五次换衣裳、坐下起来的见大夫,成果于病人反而无益了!”
“大奶奶这个症候,但是众位担搁了!要在初度行经的时候就用药治起,只怕此时已病愈了。现在既是把病迟误到这职位,也是应有此灾。依我看起来,病倒另有三分治得。吃了我这药看,如果夜间睡的着觉,当时又添了二分特长了。据我看这脉息,大奶奶是个心性高强、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过分,则不快意事常有;不快意事常有,则思虑过分:此病是忧愁伤脾,肝木忒旺,经血以是不能定时而至。大奶奶畴前行经的日子问一问,断不是常缩,必是常长的。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