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盛俊唤了两只大船,一只船内请母亲与岳母及小舅乘坐,一只船内本身与郤待徵、冯乐善乘坐。乐善见了待徵,称谢他将女儿收养婚配之德。因诉说往年甄奉桂倚仗贵戚,欺负穷交,攘取库楼资财,勒措住房原价很多好笑之处。待徵道:“这些话,不佞已略闻之于令爱,但此皆奉桂与小僮辈通同做下的活动。就是令坦,亦深受其累。现在天教不佞收养两家后代,正代为奉桂补过耳。不佞今番归去,当取奉桂名下之物,归与两家,还其故主。”盛俊道:“不肖佳耦俱蒙大人扶养,既为恩父,又为恩岳,与一家骨肉无异,何必如此较量!”待微道:“不佞近奉严旨,罪几不测。今幸得无恙,皆赖你周旋之力,亦可谓相报之速矣!”盛俊逡巡谦谢。
是年盛俊与冯小桃大师都是十七岁,花烛以后,伉俪恩爱,自不必说。只是喜中有苦,各诉本身苦衷。盛俊方知小桃是冯氏之女,不是郤待徵所生。小桃道:“我自十三岁时,先到过孀妇家,爹妈原约一两年内便来取我,谁想一去五年,并无音耗。幸得这里恩父恩母收养,本日得配君子。若非这一番移花接木,可不误了我毕生大事。正不知我爹娘怎地便放心得下,必然路途有阻,或在京中又遭盘曲,端的存亡各天,存亡难料。”说罢,泪如雨下。盛俊也拭泪道:“你的尊人还是生离,我的尊人怕成死别。我当初舟中遇风,与母亲一同被溺。我便亏这里恩父救了,正不知母亲存亡如何?每一念及,寸心如割。今幸得叨乡荐,恰好借会试为由,到京寻访父母,就便访你两尊人动静。”小桃传闻,便巴不得丈夫连夜赴京。有一支《玉花肚》的曲儿为证:
不一日,待徵到家。此时住房已奉旨给还,便将家眷仍旧迁归。向来所占甄家赀产,尽数分授予盛俊佳耦。盛俊便划几处财产与冯乐善,以当库楼中所赖之物。又把冯家旧宅,并甄家住居的屋,仍欲偿还乐善,本身要迁到对门故居中去。乐善见他故居局促,遂把甄家的住房送与盛俊,以当女儿的嫁资。自此冯家还是做了财主,盛家比前更添光彩。至于好仁伉俪重会,小桃父母相逢,骨肉团聚,百口喜庆,自不必说。恰是:
功名有成,谋望无差。
人丁团聚真不爽,目前一半筶先灵。
畴前拆散风波恶,本日团聚天眼开。
明家训匿新丧孝子生逆儿
公然灵筶无不对,端的行人已到家。
盛俊钦假期限已满,将欲起家赴京,因念当时甄家掘藏,原在刘家屋内掘的,今闻刘辉收心做心机,不比畴前华侈,便叫冯义去请他来,齐截宗小财产与他,以当加毫不产之物。又念戴友泉能恤同里,遣人把银二百两往嘉兴谢了他。然后与家眷一同起家入京。到前覆舟之处,又将百金施与宝月庵;就在庵中追荐了康三老。及到京师,又将银二百两酬谢冯允恭。端的知恩报恩,一些不负。至来岁,朝廷有旨,追录前番随征阵亡官员的先人。盛俊知李尽忠无子,就将小舅冯延哥姓了外祖的姓,叫做李冯延,报名兵部一体题请,奉旨准袭父爵。冯乐善便也做了封翁,称了太爷。厥后盛、冯两家子孙繁衍。可见好人自有福报,恶人枉使欺心。劝说世人切莫以富欺贫,以贵欺贱。前人云:“一富一贫,乃见友情,一贵一贱,友情乃见!”故这段话文,名之曰《正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