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因身贵撇同胞,骨肉关情首自搔。

到底门楣他自主,前人栽树先人留。

且言张相进宫复旨,见了汉王,山呼万岁,口称:“臣遵旨,召王国丈并家眷等,已随旨来京,未奉宣召,不敢擅入宫门,请旨决计。”汉王闻奏,龙心大悦,忙叫:“平身,劳卿作伐,赐御酒五十瓶,彩缎百匹,算孤谢媒,赛昭君俟钦天监择日进宫。”张相领旨谢恩,退出朝门。汉王又命内侍传旨出去,召钦天监进宫服侍。钦天监领旨,不敢怠慢,进得宫来,见了汉王,山呼万岁,汉王叫平身,一面叮咛谕旨道:“孤今选封王皇后,非东西两院可比,烦卿要择谷旦良辰,以成百年大事。”钦天监官领旨,取过历书,细细一看,便回奏道:“据臣看来,明日乃黄道良辰,并无破犯,必然伉俪偕老,昌隆万年。”汉王闻奏大喜,顿时脸上添光彩,非常病肃除尽,打发钦天监出宫去后,一面叮咛宫娥,清算昭阳正宫,一面传谕各宫嫔妃,服侍驱逐皇后,一声旨下,谁不办理。

贵到人王强不得,前姻缘即后姻缘。

游花圃九姑传法诗曰:

戴一顶,翠珠冠,凤绕日月;凤头钗,分两下,压住乌云;柳眉边,分八字,不浓不淡;红绣鞋,刚三寸,锦口绒心;上穿件,八卦袄,西番莲绣;下穿戴,地理裙,一色销金,似天仙,离月殿,霓裳夺目;如龙宫,有仙女,出了水晶;普天下,姣美的,昭君为最;新皇后,比王嫱,更胜非常;脸普通,身一样,同胞共出;问一句,答一句,一样声音;却如在,梦魂里,昭君相会;今见了,赛昭君,两世美人。

国丈闻声汉王叮咛,不敢不依,只得受了很多犒赏,谢恩出朝。回到自家府第,入内,便有姚夫人带领女儿赛昭君驱逐,到阁房坐定,姚夫人便问:“本日旨下召见,有何事情?这很多犒赏,是那里来的?”国丈道:“夫人有所不知,只因大女昭君,一点贞烈之情不泯,远到番邦,几千里外,将尸首送到中国,百鸟衔花盖体,花容未损分毫,敢是皇天保佑,未曾安葬之先,大显灵于汉王,一要汉王看管你我二老,是以皇上加封加禄,二要亲情不竭,却叫妹子续婚,是以本日宣召进宫,劈面言订婚事,赐了彩女二十四名,奉侍二女儿,又赐白银三千两,以作聘礼,月给俸银三百两,好生管养二女儿,俟汉王择日迎娶进宫。”姚夫人传闻,把眉头一皱道:“好笑汉王,太没端庄,他尽有三宫六院,偏要缠扰我家则甚!想大女儿活着,各式聪明,活鲜鲜地被汉王选去,就义性命,至今令人提起,好不悲伤。现在又来想我二女儿,只怕此女一定贪皇家繁华,嫁个平人,伉俪偕老,你我今后也有收成成果,不要像大女儿,又去和番,坑了性命。”国丈传闻,把脸一沉道:“夫人之言差矣!常言:‘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臣若怕死,不为忠臣。’大女儿虽死在番邦,现在配享太庙,永受卷烟,留得芳名千古,大家自有大家之福,你我父母,何必代女儿愁烦?况皇爷劈面续婚,谁敢逆旨忤君?”夫人传闻,哀哀思哭,叫声:“老爷呀,妾怀二女在腹,十几个月,只认是一个怪胎。哪知生于辽东,面貌胜似姐姐,只为上坟,遇见汉王留意。非妾不肯女儿婚姻,只为你我大哥,举目无亲,单有此女,怎舍得她又离身边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