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代私心难割舍,怎教骨肉不归苏。

日日龙楼生瑞彩,层层凤阁吐金辉,

话说宣读官捧了皇爷大封功臣的旨意,走出桌案中间,代宣纶音,大声朗读。众文武听得旨下,一齐伏在金阶。宣读官念叨:

皇家繁华真非常,共颂嵩山拜紫微。

冲天旗字贯青霄,古柏苍松十里遥。

还天朝大封功臣诗曰:

娘娘进宫,换去戎装,穿了宫袍,相陪汉王坐定,早有宫娥献茶。茶毕,汉王叮咛摆宴,接待娘娘,以酬鞍马之劳,娘娘道:“妾乃为国驰驱,何敢言劳?”汉霸道:“说那里话来?”不一时,酒筵摆下,汉王与娘娘并肩而坐。酒至三巡,汉王亲斟一杯酒,相敬娘娘道:“仗梓童虎威,救了很多生灵涂炭,孤当恭敬一杯。”娘娘列席接杯道:“非妾之能,皆仗吾主洪福,方得胜利。”说毕,将酒饮干,也回敬汉王一杯,只吃得尽欢而散。

次日起来,汉王旨下,出兵回朝,番王忙将倾国宝贝,装了几百车子,并降书降表报上。汉王一一收下,叮咛番王:“今后休生异心,以安臣职。”番王领旨,只得带领满朝文武、在宫嫔妃、满城百姓,满斗焚香相送汉王。只听三声大炮,汉王上辇起驾,娘娘上马,带领大小全军,一起出了番城。到得十里长亭,汉王叮咛番王等返国,番王领旨,挥泪而别。今后年年进贡,不敢犯边不表。

汉王同娘娘到了庙前下辇,叮咛先到墓前,然后入庙。一声旨下,早有人将祭礼摆在墓前服侍。汉王同娘娘到了墓前,先看路口两道碑文,分立摆布,一边写的是:“已故汉大将军忠臣李陵墓。”一边写的是:“已故番贞女金花公主坟”。汉王看毕,落泪不止。正同皇后要向前下拜,有铁花夫人启奏止住道:“君不拜臣。”汉王只得上了三炷香,道:“也算孤家祭卿一番。”娘娘也是三炷香,叫声:“李家忠良,为救愚姐和番,误被奸人抓住,不平而死,本日到此,哀家代你报仇,藉慰忠魂于地下。”说罢,就是李氏母子拜谢天子、皇后。汉王与皇后又代金花公主上了三炷香,番王拜谢一番。然后就是李氏母子向着李陵之坟,哭拜于地下,一个哭叫:“丈夫呀,你为国尽忠而死,丢下孤儿,扶养成人,本日代你报仇了。本欲将你骸骨送回故里,又因你在此受了卷烟,不便起墓,只得招魂而返。”一个哭叫:“爹爹呀!孩儿生不能奉侍,以尽孝心,身后报仇,慰父忠魂。”说罢,李氏母子放声大哭,只哭得顽铁点头,石人滴泪。汉王一见,便叫:“女先行,少要哀痛,听孤叮咛。”李氏母子止了泪痕,走到汉王面前跪下。未知有何旨意,且听下回分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