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思惟。即思惟体。实我心性。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亦非表里中间三处 当今思惟。诚有缘虑。及推所止。三处元非。应知。随境而生。心与境合。境既不一。心亦随多。颇合佛言。必无虚论 二牒计推破二。一正破二。一破无体
见面若成。此了知心及与眼根。乃在虚空。何成在内。若在虚空。自非汝体 设汝执言能见面者。汝心及眼应处虚空。以根境相对方成见故。若许处空。显是在外。如何复执心居身内。又若在空即同别人。天然不是汝之心体。此之二过。应立量云。汝之心灵。定不在内。见汝面故。如同别人。破次过者。但改宗云定非汝体。因喻如前 二他见还同己体破
汝眼已知。身合非觉 又若汝心能见面者。本分身处应无知觉。以在眼根处虚空故。身如有觉。眼必无知。在一不在一。经文巧。略故不言也 四二觉应成两佛破
使汝流转心目为咎 示过也
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故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分歧。云何一人能令众饱 前问一食众饱。今答躯命分歧。反前问也。意显心若离身即同他食。他食既非我饱。心知何干我身。身心相外。自他可例 二据理推破二。一以理定其相外
阿难言。见是其眼。心知非眼。为见非义 转救也。若如前难。令碰甲等。理恐不然。以心能鉴觉。但名为知。眼有照明。方称曰见。若将心知。为目睹者。必无此理。故云非义 二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境风外动。妄图内熏。识浪潜生为自心相。空华变幻。起灭无从。不了本如遂成久执。及推地点妄谓身中。反覆穷研理无所据。故佛结指令悟其非 二破在外二。一立二。一正立
统统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 室外之烛不及内明。身外之心何能倒映。此计心有离身之过。故下破之
合目睹暗。名为身中。开目睹明。何不见面。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夺破也。设许合眼对暗名见身中。亦应开眼对明而见自面。内属于暗。尚许返见。面属于明。岂无返见。一成则俱成。一破则俱破。故云若不见面内对不成 二展转纵破四。一在空非内同他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