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灌顶章句诸菩萨万行首楞严。汝当奉持 五也。法王委政之明教。故名灌顶章句。诸菩萨等已如上释。此约教行以立名也。已上五名答初问也。汝当奉持者答次问也。但依前五名。如说而行。流至后代令众开悟。即奉持也。上来明解辨行。由因致果。显位不同。问名请奉。一期周毕。斯则一会以终。合云大众闻佛所说作礼而去已。庆喜再有请益。时虽隔越。问且连环。故集经者。约问从义。分解一部。由是未结作礼而去 大文第六。辨趣生因异者。今后已下。即第二会再说经也。以阿难问所见现事时别异故。已如教迹前后中说文分为二。初阿难问二。一叙得果二。一闻法增道

阿难。诸爱虽别。流结是同。润湿不升天然从坠。此名内分 所爱之境虽别。能爱之心是一。故云流结是同。流谓沉下。结谓缚着。因既不升。果亦沦坠 二外分约想二。初释相

亦名如来密因修证了义 三也。三世果人入奥妙藏以此为因。密之因也。又此大定具统统行。而不凡小之所能知。故名为密。密即因也。三世如来以此法门为究竟说。故名了义。此即约人法以立名也

阿难。从干慧心。至等觉已。是觉始获金刚心中 虽从初心至此等觉皆用金刚三昧察看诸法皆如幻等。然至此位。能破最后微细无明。是此三昧最极边沿。力用满足。别得名为金刚心也。此即妙觉入心之初。属无间道。便名等觉。故云始获金刚心也。即唯识说。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断佛地障。即入妙觉也 九妙觉位

阿难。如是皆以三促进故。善能成绩五十五位真菩提路 促进即渐次也。故前文云。今后渐次安立圣位。五十五位者。信住行向地为五十。干慧暖顶忍世第一为五。菩提是果。即等妙二觉也。五十五心名之曰路。由此能到菩提果故。即菩提之路也 三结邪正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 若望下文。此当六情四想也。横生旁生也。然有轻重。若情稍重。报为走兽。故曰毛群。若想稍强。身为飞禽。故云羽族。细论不同。如类生中及下文说

钝想即飞。必生天上。若飞心中兼福兼慧及与净愿。天然心开见十方佛。统统净土随愿往生 此有二类。若唯有想不兼福慧。即但持戒而厌此身。必生天上。若于持戒兼修福慧。发见佛愿。深厌三界。必生净土。见十方佛即获法忍。故云心开。如观经说 二情少想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