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难言。我实遍见此只陀林。不知是中何者非见。何故故。若树非见云何见树。若树即见复云何树。如是乃至。若空非见云何见空。若空即见复云何空。我又思惟。是万像中微细发明不过见者 先答不知也。何故下释不知以是。若也树不是见。应离能见以外见所不及。云何当今复见于树。又若此树便是于见。云何改名此觉得树。空例此释。离之既不成。即之又难懂。进退研之。未知所适 四印成难晓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如此何得知等 向下。更约用有好坏体无差别。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不同。故此答释分为二科。一约用好坏以略明
若筑墙宇能夹见断。穿为小窦。宁无续迹。是义不然 窦孔穴也。若执夹令见断。应可接之令见相续。若相接者应有续迹 三会通二。一迷心执境
阿难当知。若空见是。既已成见。何者是空。若物是见。既已是见。何者为物 诸像虽差。不离空有。故将二事。以辨是见也 四使其明示
若同见者名为见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 汝若执言。我与世尊同缘物时。世尊之见既着彼物。我见物时便是见佛之见。经文省略。但云见吾。此牒所计也。即便破云。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意云。我若不缘彼物之时名为不见。此不见体汝应合见。为何不见也
若见不见。天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天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三结破
阿难。且吾与汝。观四天王所住宫殿。中间遍览水陆空行。虽有昏明各种形像。不过前尘别离留碍 别离者不同也。或可前尘留碍便是所别离之境 二敕拣
比方方器中见方空。吾复问汝。此方器中所见方空。为复定方。为不定方 器喻前尘。空喻见性。空之周遭喻疑见舒缩 二双破
吾今将汝。择于见中。谁是我体。谁为物像 将请也。谁何也。我今请汝。于所见中详而择之。何者是汝见体。何者是其物像。此正劝令拣 三正辨二。一明非见之物是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