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伯曰:营卫稽留于经脉当中,则血泣而不可,不可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
发于颈,名曰夭疽,其痈大以赤黑,不急治,则热气下入渊腋,前伤任脉,内熏肝肺,熏肝肺十余日而死矣。
发于膝,名曰疵痈,其状大痈,色稳定,寒热,如坚石,勿石,石之者死,须其柔,乃石之者生。
黄帝曰:夫子言痈疽,何故别之?
诸痈疽之发于节而呼应者,不成治也。发于阳者,百日死;发于阴者,三旬日死。
发于股阴,名曰赤施,不急治,六旬日死。在两股以内,不治,旬日而当死。
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急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