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楔子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1)[第1页/共3页]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凹凸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蛐,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洞,古渡泉源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象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磁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主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好似青黛杂成千块玉,碧纱覆盖万堆烟。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佑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哀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且说太尉洪信资擎御书,一行人从上了路途,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驱逐,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方丈道众,筹办接诏。次日,众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很多道众,鸣钟伐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驱逐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上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但见:

拜罢起居,奏曰。“目明天灾流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奏闻上帝,能够禳保官方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柱,钦差表里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去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大尉,即便登程前去。

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三二里多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口里不说,肚里迟疑,心中想道:“我是朝廷贵官,在京师时重拥而卧,列鼎而食,尚兀自倦怠,何曾穿草鞋,走这般山路!知他天师在那里?却教下官受这般苦!”又行不到三五十步,掇着肩气喘。

这洪太尉单独一个,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

次日五更时分,众羽士起来,备下香汤,请大尉起来沐浴,换了一身新奇布衣,脚下穿上麻鞋草履,吃了素斋,取过丹诏,用黄罗承担背在脊梁上,手里提着银手炉,缓缓地烧着御香。很多道世人等,送到后山,指与途径。真人又禀道:“太尉要救万民,休生退悔之心!只顾志诚上去。”太尉别了世人,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