揲蓍之法:四十九蓍,聚之则一,而四十九隐于一中;散之则四十九,而一隐于四十九中。一者,道也。谓之无,则一在;谓之有,则不成取。四十九者,用也。静则归于一,动则惟睹其用,一在其间而不成取。此所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

天文家有浑仪,测天之器,设于崇台,以候垂象者,则古玑衡是也。浑象,象天之器,以水激之,或以水银转之,置于密室,与天行符合,张衡、陆绩所为,及开元中置于武成殿者,皆此器也。皇祐中,礼部试《玑衡正天文之器贼》,举人皆杂用浑象事,试官亦自不晓,第为高档。汉之前皆以北辰居天中,故谓之极星。自祖亘以玑衡磨练天极不动处,乃在极星之末犹一度不足。熙宁中,予受诏典领历官,杂考星历,以玑衡求极星,初夜在窥管中,少时复出,以此知窥管小,不能容极星游转,乃稍稍展窥管候之,凡历三月,极星方游于窥管以内,常见不隐,然后知天极不动处,远极星犹三度不足。每极星入窥管,别画为一图。图为一圆规,乃画极星于规中。具初夜、中夜、后夜所见各图之,凡为二百余图,极星方常循圆规以内,夜夜不差。予于《熙宁历奏议》中叙之甚详。

历法步岁之法,以冬至斗建所抵,至来岁冬至所得辰刻衰秒,谓之斗分。故“岁”文从步、从戌。戌者,斗魁所抵也。

正月寅,仲春卯,谓之建,其说谓斗杓所建。不必用此说。但春为寅、卯、辰,夏为巳、午、未,理自当然,不须因斗建也。缘斗建有岁差,盖前人未有岁差之法。《颛帝历》:“冬至日宿斗初。”今宿斗六度。古者正月斗杓建寅,今则正月建丑矣。又岁与岁合,今亦差一辰。《尧典》曰:“日短星昴。”今乃日短星东壁。此皆随岁差移也。

六壬有十二神将,以义求之,止合有十一神将。贵报酬之主;其前有五将,谓螣蛇、朱雀、六合、句陈、青龙也,此木火之神在方左者、厥后有五将,谓天后、太阴、玄武、太常、白虎也,此金水之神在方右者。唯朱紫对相无物,如日之在天,月对则亏,五星对则逆行避之,莫敢当其对。朱紫亦然,莫有对者,故谓之天空。空者,无统统也,非神将也,犹月杀之有月空也。以之占事,休咎皆空。唯求对见及有所伸理于君者,遇之乃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