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文景六年(下)[第1页/共4页]

刘夫人便穿上了第二回嫁衣,内心没敢抱甚么期望,只想后半生有个依托,别留在家中拖累父兄已是大幸。可此次幸得老天眷顾,夫君体贴,又因为先前几次说亲被好几个女人落了脸,对肯嫁他的刘夫人有很多感激;又怜她旧事,天然是掏心掏肺的宠。

此时刘夫人铛铛正正站在面火线筠瑶面前,用心做出一副骇怪神情,伸手悄悄拍了拍方筠瑶的肚子,面上笑眯眯问道:“怎的这两月不见,这肚子都小了?”

方筠瑶听了只抿着嘴笑答:“两个都好。”见她已经难堪了半个时候,如果再挑下去指不定得挑到甚么时候,这便笑道:“你如果喜好,我把例银借你,两个都下就是。”把四女人打动得不可。

府里每月给女人们的例银是五两银子,先前念着方筠瑶要出嫁了,方老爷子晓得老夫人和大夫人待她刻薄,特地叮咛了每月给她十两例银,出门逛街看上甚么喜好的便买返来。

“哎哟!瞧瞧我这是看着了谁?”俄然一道女声传来,语气非常欣喜,听来却有种莫名的张扬。只是这夫人声音娇媚,即便是张扬,却也好听极了。

她嘴角笑意更深,缓缓弥补道:“你娘就是个贱种,生下个你还是走了她的老路。你那孩子虽无辜,他如有知,却也该光荣才是。若不然被你如许的娘养大,还不知将来会是个甚么东西!”

一个年逾花甲的老头儿能想到这等小事,能这般体贴入微,可谓用了大心机。

先后果为被休,刘夫人不知受了多少冷嘲热讽,好几次都恨不得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待连续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夫君也一起平步青云,做了三品大员,伉俪恩爱更甚往昔。此时总算能扬眉吐气,直叫那些个冷嘲热讽的世家女人们都闭了嘴。

这夫人娘家姓刘,刘姓在这都城本是大姓。二十年前,她跟着方青廷去了蓟州,因水土不平渐渐熬成了沉痾,听闻方青廷在外头与一个商户女眉来眼去,闹了几次就被扔了一纸休书。

看着那美妇朝着她们这一行人走来,二房的几位女人都愣怔怔不明以是,方筠瑶却一点一点白了脸。

本日更新内容在上一章,本文独家首发于晋♂江,请支撑正版。

她本身挑中了一套八宝翡翠梅花头面,叫人谨慎包了起来。那一尺见长的葡萄木妆匣打磨得非常滑溜,几近能透出人影,面上螺钿黑漆镂雕了精美的仕女图。方筠瑶捧着这木匣摩挲了好一会儿,实在爱不释手。

此时她正与二房几个女人在金楼里挑金饰,这金楼名为淑玉斋,统共三层楼那么高,碧蓝琉璃釉彩作瓦,重檐攒尖,更显都丽堂皇。镂空的廊柱都以金箔镶贴,琉璃窗上头的彩绘都是蚀花金片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