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傍晚承熹也只略略扫了一眼,当时存亡关头哪能工夫看那么细心?只记得他眼角有细纹,未被覆着的上半张脸也显了老态,较着是其中年人。

淑妃没出声,一时不知该骗她,还是该开阔承认了。

找来江俨一问,江俨却说那人的身份查不出来,“撤除侍卫军,当日入围场的世家后辈八十余人,按围场入口处的名录一一排查一遍,满是年纪轻的公子蜜斯。可那人穿戴斑斓,身份定是不低,却不知为何没有计入名录当中。”

她心下揣摩:淑妃是偷偷跑出宫去的,连三道宫禁都没拦住她,灵犀宫高低瞒着,母后如何能晓得?可母后为何没有吃惊不测呢?那句“胡涂”又像是有很多深意。

承熹有点想笑,这模样竟跟皓儿做了错过后向她认错一模一样,声音那么小,怕是淑妃本身也心虚得短长。

淑妃跪在地上,白着脸甚么都不说,也没认错。母后叹了一句“胡涂”,喊她起来,只说罚她禁足两月,旁的甚么都没说,轻描淡写把这事揭畴昔了。

*

先前围场一行淑妃是偷偷跑出宫的,使的还是李代桃僵之计,承熹不知她父皇母后气成了甚么样,刚从围场返来便去母后那边给淑妃说了好话。

“何人?”承熹既惊又疑,要见何人需求这般着紧?请进宫来不就是了,为何还要她亲身出宫?

“承熹,你快去与你母后求讨情吧。”淑妃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每天被拘在灵犀宫里,我一刻都忍不得了,快叫你母后把那禁足两月的罚改成别的吧,罚我去给你母后扫院子都成啊!”

见房门已合上,承熹没再往前走,原地站定思忖半晌。

承熹看得不对劲,游移着问:“您出宫……是回的明府?”明家子嗣颇丰,早已分出好几房,却只要太子太傅明徽明大人的府邸,才被称作明府。

次日正巧是五日一存候,出了坤宁宫,几位娘娘见承熹走的方向不是长乐宫,一时猎奇问了句。晓得她要去见淑妃,也来凑个热烈,便各自乘了肩舆往灵犀宫去了。

世人都忍俊不由。正巧此时,几个丫环端着精美的果盘呈了上来,淑妃见状赶紧喊道:“撤了撤了,十足都撤下去!没瞧见这些个没知己的都幸灾乐祸呢!客岁的陈茶给她们上一杯就行了!”

那丫环是淑妃身边的大丫环,承熹回宫以来见过好几次了,常日都是笑盈盈的模样,本日脸上却没丁点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