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引而不发[第1页/共4页]

而印度次大陆的日倭军队持续追击大英帝国军队,横扫印度次大陆。

猛吸一口眼,任由喷出的烟雾从面前升腾、消逝,大胡子感喟一声:只能依托西伯利亚广漠而冗长的战线消磨日倭军队的锐气了,如此悠远的补给线,我就不信日倭人能打到欧洲来,他们靠甚么支撑这场战役。

能不能挺得住,很磨练大胡子的聪明。

但是,没有鸟用,寄予厚望的第十八个人军底子不听号召,连一点覆信都没有。

大英帝国在印度的兵力严峻不敷,加上撤退的一万多人,英军的总兵力还不敷五万人,底子抵挡不住日倭军队西进兵团的打击,只能让印度师临时支撑一下,而大英帝国军队持续西撤。

北地义勇军给乱世才画了一个充满引诱力的大饼,由不得乱世才不动心,像他这类流窜在外的小权势,有那种结局已经很不错了。

日倭军队还在不竭地向前推动,争夺在寒冬到临之前推动到托木斯克。

据德军战报:此役俘虏苏联赤军约32.4万人,缉获坦克3332辆、火炮1809门,几近占据白俄罗斯全境。

1941年7月9日,被围苏联赤军大部被歼,一部分离突围,一部在德军火线展开游击活动。

因为没有了中国远征军,大英帝国军队只能挑选撤退印度,四万多军队仅剩下一万多人。

同时,日方丧失甚微,包含水兵在内,仅伤亡15000人,损毁飞机380架,摈除舰4艘。

大胡子叼着大烟袋,目不转睛地盯着舆图,思考着应对之策。

而东方疆场太悠远,日倭人一时半会儿威胁不到莫斯阔,从东方疆场抽调兵力援助西方疆场抵挡德军的进犯是莫斯阔的必定挑选。

苏军收缩兵力大大减轻了日倭军队的阻力,日倭远东军沿着西伯利亚铁线路快速推动,到了玄月份的时候,已经推动到克拉斯诺亚尔斯克。

封天制造那么多兵舰,莫非日倭等本国权势不会发觉吗?

东方没有一点力量能够借用,这不得不令人非常懊丧,也标记取莫斯阔在华计谋的失利。在这类局势下大胡子之能够依托本身的力量实施自救。

以是,美国军队的数量未几,新招募的官兵兵戈程度实在不敢恭维,在北美洲疆场节节败退。

但是,现在恐怕有点不太妙,莫斯阔正在接受着东西方两个疆场的压力。

计谋上莫斯阔需求做出挑选,必须在东西两方面分出主次疆场。

他也派人联络,但愿十八个人军出兵北方,拖日倭远东军的后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