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位长辈在场,砚娘与黛玉细心叙了辈分,才晓得是平辈,因而改口以“姐”称呼砚娘。砚娘陪着黛玉与三婶婶和五婶婶说了一番话,内里的清儿就在帘子内里禀报:“三太太、五太太,刚才派人去请的那位郎中已经到了。”
三婶婶道:“既然绣得是奇怪花草,那更应当拿出来看看了。”一边从黛玉手里拿出绣绷子,一边看,只见上面绣着一株淡青色的小草,结着一小串精美的珠子,固然绣工还显稚嫩,看起来也非常赏心好看了。
三婶婶在黛玉中间放下了绣绷子,拉着黛玉的手,又替她理了理散落的头发,笑着道:“先别忙配药丸子,我倒是有一个名医,恰好就是本地人,你瞧过了他再配药不迟。”
她们两人细看黛玉,只见她穿戴一件薄弱的月白撒花棉夹袄,内里披着件雪色的褂子,更显得身材薄弱;一张小脸被屋里的热气闷得通红,眉毛微扬,双眼点漆一样,瞥见她们来,就笑得弯弯的。屋内里淡淡的一股花香也不晓得从哪儿传出来,非常清雅,沁民气脾。
这一天,又来了两小我,叶姨娘一看就笑了,指了指屋里:“在里头呢,正在和丫头们一起学针线。”林黛玉的三婶婶和五婶婶相视一笑,早有丫头上前静悄悄地撩开了帘子。
五婶婶抿了口茶水,笑着接口:“嫂子必定是晓得我要保举一个好郎中来给黛丫头瞧瞧,就立即抢我的话。我也有一小我选,就在我们吴县,姓叶名天士,不但脉息精确,更善于调补身材,名声已经传出了姑苏府了。不如先请他来给黛丫头瞧瞧,如果不铛铛,再换三嫂子心中的人选。”
紫鹃、雪雁都细心地记下了。黛玉赶紧让紫鹃去封诊金,那叶天士直言推让了,仍旧背上药箱出了屋子,由松儿陪着出了院门,又好生地送了归去。
三婶婶笑着说:“我哪另有甚么别的人选,说的也就是这一个。”
正巧这时候紫鹃因为屋里的茶水色彩老了,去内里沏了新茶过来,小丫头沛儿一打帘子,一股寒气就扑了出去。黛玉感觉寒气侵身,忍不住以帕子掩口咳嗽了几声。紫鹃赶紧进屋,让沛儿掩好帘子,她过来给黛玉的两位婶婶上了茶,便帮着黛玉把内里笼着的雪色褂子的穿好。
五婶婶道:“这好办,拿空缺帖子来,我这就替你写了,让小厮去请。”紫鹃去箱子里拿出了一个空缺的帖子,五婶婶接了畴昔,未几一会儿就挥笔写就,覆上一张纸吸去了多余的墨汁,就让小丫头拿去递给外院的小厮松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