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答复道:“你就看着办吧。”
“张自忠,生于‘中华民族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1891年,别于抗战相持阶段之1940年。兵马三十余载,竭尽微忱。自抗战时起,运气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非难。又抱定‘只求一死’之决计,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个人军总司令之位就义。以平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个‘忠’字!”
张自忠说到这里,满脸悲忿之情:“我真没想到他竟然是如此一个连禽兽都不如的人。在这类险恶的情势下,我怎能再让独立27旅被日寇‘吃’掉呢!北平战役已底子有望,以是我命令石振纲旅长率独立27旅突围。总算为我军挽救了一支力量,这算我留在北平的八天时候里最令我感到欣喜的一件事了。”
“张自忠是吴三桂第二!”
韩复榘看了宋哲元的手谕,明白了事情本相,说道:“哦,是这么回事。倒是不该该由你背这个黑锅。”这才对张自忠的态度有所窜改。
秦德纯是细心人。他为防途中产生不测的不测变乱一时难以对付,便把张自忠安排在比较喧闹的三等车厢里,由廖保贞、聂湘溪等伴随;本身和张钺仍乘坐甲等车厢。
10月7日,张自忠在秦德纯、张钺的伴随下,出发南下。他们分开济南后,先到泰安。这个时候,宋哲元正在泰山休假,嘱让张自忠上山一晤。
张自忠把在北平的事情环境、出险的经历详细地对宋哲元陈述了一番。宋哲元等听得嗟叹不已。
张自忠在门外听得逼真,一气之下大步走进屋里,对韩复榘说:“向方,我给你个东西看看!”然后取出宋哲元的手谕,“啪”地一声摆在韩复榘面前。
黄浩然这番话说的张自忠心内里暖暖的,自从他逃出北平以后,除了老长官宋哲元和59军的几位熟行下,已经好久没有人肯与他张自忠这个“卖民贼”称兄道弟了!
以是有人说,张自忠是悲情豪杰,这一点黄浩然深深表示附和!
对张自忠非常体味的冯玉祥给最高当局写了封信,申明任务不在张自忠,还是应当让他归去带兵兵戈。冯玉祥在信中还说,张自忠是个有知己、有血性的人,只要叫他带着步队打日本,他必然能尽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