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听那宏奕说道,“那就定下来吧,年后到外务府备报,过来进学吧。”
“儒雅俶傥,平和漂亮。”肃文脑中火花般闪出八个字来。“谢王爷嘉奖。”他一欠身道。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肃文一口气念完了,他看看一脸惊奇的讷亲,悄悄抚了抚胸口,幸亏本身急中生智,这首后代家喻户晓的诗还记取。
笔墨见风骨,此人堪用,想到这里,他又镇静起来!
他如许一说,成文运终是忍不住,刚喝的一口茶一下喷了出来,弄湿了胸前一片衣衿。
“呵呵,”宏奕又将目光转向讷采,“想进景仁宫学习?老弟你一句话罢了,你的为人我是晓得的,想来老弟看中的人,也差不到哪去,你不必伶仃再跑一趟,呵呵,你也晓得,我兼管外务府以来,对景仁宫官学还是颇多看重。”
讷采冲动到手里茶杯都有些颤抖,他看看肃文,却如何也设想不出他有作诗的本事。
端王宏奕的目光却落在了他的身上,“这就是肃文了?身材魁伟,端倪耸拔,不错,不错。”他含笑道,没有一丝一毫王爷的架子。
讷采一听,仓猝道,“肃文,还不谢过王爷!”咸安宫官学的职位,如许看来还在景仁宫之上,天下第一官学的称呼,恐怕就要由景仁宫转到咸安宫了!
他穿戴一件石青色褂子,外罩玫瑰紫巴图鲁背心,面如冠玉,瞳人似漆,傲视生辉,神采奕奕,恰是当朝皇上的亲弟弟――端王爷宏奕。
到了本朝,旗人书院的设立,让更多进不了官学、旗学的旗人走进了书院,那些布衣旗人则就近入读于旗内义学。
“噢,作诗吗?”成文运看看肃文,刚想笑,又顾及讷采的面子,硬是忍了归去,却憋得一张脸通红。
“回大人的话,”讷采先看一眼宏奕,见他笑着无话,才说道,“是来求王爷让肃文到景仁宫官学就读的。”
“曹子建七步成诗,倚马可就,他只是个旗门生,当然没法比拟,呵呵,但歌以咏志,我就是想听听他的志向。”宏奕笑道。
宏奕顿时明白了成文运的话,他打量了一会儿肃文,才笑着对讷亲说道,“老兄,你的文采我是晓得的,在我们旗人中当属上乘,我也晓得你的本意,但进景仁宫的官门生,才学都是八旗当中的佼佼者,……肃文,你不如让他改走武职,仿佛更好一些!”
肃文跟着讷采走了出来,见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笑吟吟地看着他们。
讷采看看肃文,他晓得肃文肚里的墨水,正想破脑袋想提示几句,门外走进一个长随,“王爷,成文运成大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