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个时候,卫国的哨舰已被砸沉了十之八九,其他的八百兵士全数归降,而领兵的唐洋此役以后便失落了。
见卫国哨舰离大船已经很近了,孙楚山命人将盖在大船前后的帆布扯下,暴露了内里的八台拍竿。所谓拍竿就是高五十余尺的木桅,木桅顶系巨石,下设辘轳,大船前后各放四台,每台拍竿由五十名流兵操控。
孙楚山听完,内心想:刘皓看来并不白给,江里江边都以做好了安插,只等我中计。既然如此,我便如了刘皓的意,明日就建议打击,硬碰硬来一仗,看卫国的常胜将军到底几斤几两。
此次舟上没有铁链,而多了一个十余丈的大火把,置于船前,火把中灌以麻油,燃起时火光烛天,舟队逆流而下,碰到拦江铁索时,几艘赤马舟聚在一起,几把火把对着一个点灼烧,很快铁索便被烧熔而断开。
每次一碰到碰撞,大筏之上的兵士,便拉紧铁链,在澎湃的江水当中似有甚么被连根拨起,本来减速的大筏再次鼓足了动力向下流冲去。
第二天还未到拂晓之时,就有二十几个用圆木扎成的大筏悄悄飘出了齐国大营,一些水性好的大齐兵士站在大筏之上,手中拽着一根铁链,铁链的另一端沿着大筏的边沿沉入到江水当中。
唐洋一见此景,晓得大事不好,赶紧挥旗批示卫军后辙,可齐军怎会给他们如许的机遇。
因而当夜赵元便命孙楚山率水军在淮河悄悄解缆,逆流而下,行了半日进入团河。团河本是赤火江支流,虽是逆流而上,但因为河道埋没以是未发明卫国军队禁止。
几日以后,孙楚山到帅帐中禀报大舰已制作完成,停在淮河船埠。赵元与众将商讨,进入淮阳休整的这段日子,三大柱国早已做好了筹办,以是宜早不迟,早日打击固泽城一线才是上策。
齐国水军顺着团河进入了赤火江,孙楚山登上船面放眼望去,只见江面宽广,似是一眼望不到边,河道中遍及藐小旋涡,江水浑浊,加杂了大量泥沙,因水流奔涌才没有沉淀。
听完扶越的话,众将沉默,内心暗自奖饰扶越策画过人。但孙奋却不觉得然:“睿王所言很有事理,但是只是您猜测,贫乏左证,如何能让人佩服。”
在放出两批先遣步队后,赤火江中的拦江铁索与江底铁锥已清理的差未几了,齐国的主力战舰悄无声气地驶出了水营,向固泽城方向而去。
“一开端卫文与太后并未应允,在他的激烈要求下,才将北、西、南三境付氏兄弟的军队划了一些给他,但这也减轻了付氏兄弟与刘皓的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