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大郎这么好,还不叫无能?”周老太太嘉奖,杨夫人客气,你来我往几个回合,周老太太才转到正题笑道:“我明天但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带着功德儿来的。”
“你放心,我记下了。”李孝祖忙点头承诺。
“阿谁,”周大/奶奶谨慎的点了点青桐院方向:“没想到五娘子交游这么广,你看看,从她搬返来,南宁郡王府、另有清江侯府几近每天有人往我们府上来,另有蒋家、徐家的小娘子,最多隔个三五天就得遣人过来送这送那,就是东阳郡王府如许的人家,一个月里头也得来个一趟两趟的,外头又不晓得她们只去青桐院,别的处所弯也不弯,人家必定觉得我们跟南宁郡王府、东阳郡王府这些人家又修好了呢,真要跟这些人家能常来常往的,外头谁敢小瞧我们?对了,本年南宁郡王府花会,四爷不也去了?看模样南宁郡王府也抖起来了!”周大/奶奶一边想一边说,心机转的缓慢。
周大/奶奶正伸长耳朵听的镇静,得了叮咛,忙出来取了匣子出来,杨夫人接过匣子挥手道:“都退下吧,让我们安闲说话。”周大/奶奶悄悄错了错牙,只好不情不肯的蹭到帘子外,支着耳朵听屋里的动静。
“那成,我这就写给你。”杨夫人哪有不承诺的,也不叫人,亲身研墨铺纸,端端方正写好李云裳的草帖子,谨慎封好递给周老太太。
李孝祖领了楼店务的差使,三娘子开端和都城几家清贵大族有了走动,杨夫人这一阵子表情极是镇静,连带着脾气也好了很多,一早理好家事回到上房,刚坐下喝了半杯茶,婆子出去禀报:“夫人,周老太太来了。”杨夫人忙下了榻,出了院门,周老太太已经扶着小丫头,到了院门口,杨夫人上前见礼笑道:“老太太好,外头热,快请出去。”
“又有甚么功德儿?”杨夫人眼睛微微亮了下。
周老太太也不迟误,抱上匣子,杨夫人送她到二门里上了车,看着车子走了,闭目合掌念了半天佛,这才回身归去。
周大/奶奶怔了一会儿,伸手挽了李孝祖,边往垂花门内走,边低声道:“传闻南宁郡王府大郎、二郎现在常伴在四爷身边。”
“老太太跟黄夫人也是极熟的,哪还用得着绕上徐夫人?老太太就去问问黄夫人,这到底是徐家跟我们府上说亲,我们两家点头了,也就成了。”杨夫人关上匣子推到周老太太面前笑道,周老太太想了想笑应道:“到底是徐夫人托的我……我看如许,不如你先写份草帖子给我,这草帖子上头有生辰八字,可不好传来传去,也是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