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料很多人抢着要,没有门路的话,底子弄不到。
王家是本县的首富,家有良田千顷,同时也是知府大人的亲戚,王太太的大儿子王朔本年中了举人,已经进京赶考了,一起连科正暗合其志。并且腊月初六是老太太的八旬大寿,王太太交代云掌柜叫人送一幅贺寿图畴昔。
“阿硕就是会做人,买卖比别人好。你看,我们花了一百文,他却给了一百零五文的肉,不但抹去了零头,还送了两根骨头,气候越来越冷了,骨头也值好几文钱一斤,晌午我们炒肉,然后就把骨头炖上,熬到早晨,用猪骨汤上面条比甚么都香。”
“谁有闲钱买东西?除了碎布头另有甚么?”苏母一手打掉她的,把承担往本身和秀姑身边拽了拽,“秀姑辛辛苦苦做了一些针线活计,卖了几个钱,都用来买布头了。你们明天上街,卖了很多钱的东西吧?你足足有一篮子鸡蛋呢。”
对,张父和张硕父子两个都是鳏夫,秀姑这才想起来。
云掌柜思忖再三,承诺了,并且衷心期盼能看到真真正正的百寿图。
“苏大婶啊,要哪个部位的肉?”阿硕咧嘴一笑,暴露一口白牙,更显得狰狞了。
“秀姑,你看呢?”苏母拉秀姑走近放着猪肉的长条大案。
“买肉啊!”秀姑撒娇,“家里好久没有吃肉了,我都馋了,好不轻易来一趟,买几斤肉归去,给阿爷和爹添菜,是我的一点情意。”
秀姑有些可惜,她记得老苏头和苏父爱吃猪头肉下酒,恰好本身是做卤味的一把妙手。
秀姑被她看得有些不安闲,拿好了肉和骨头,就拉了拉苏母的衣袖,分开猪肉铺子。
摸了摸承担里仅剩的两百六十文钱,秀姑看到秋梨水灵灵的,一问代价,十文一斤,她最爱吃生果,当即掏钱买了二十个,十四斤半,还价还价后,摊主收了一百四十文。
“必然,必然,等过年的时候,请你去给我们杀猪。我们家的猪你见过,喂得好,膘肥体壮,得有一百好几十斤,卖三头给你,然后杀一头留着过年。”
用承担皮包好买下来的料子绣线,拿着云掌柜付的三百六十文钱,秀姑和苏母分开绣庄,去了熟悉的裁缝铺子。这是县城里的老字号,有钱人家做衣服剩下的琐细绸缎布头都不要,苏大嫂的哥哥余成在这里当裁缝,以是她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买下一部分。
云掌柜算账收钱,叮嘱她们今后年前只做荷包和香囊,特别是荷包,年关的销路非常好,“秀丫头,你这回做的荷包都是新花腔,花腔新奇,布局精美,配色高雅,今后就按着这些做。我估摸着这批活计都能卖进王家,代价还能增加一些。当然,你首要还是绣百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