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游说康乐[第2页/共3页]

康乐轻藐一笑:“若依先生之言,我现在尽可作壁上观借道于李羽,不是一样能够坐收渔翁之利,为何非比及来岁开春。”

许杨拍了拍许屠的肩膀:“现在你也是将军了,不但是亲兵,要多读兵法,体味局势,你如此性吃紧躁,如何教我放心把雄师交给你批示。”

“主公,公孙先生慷慨大义必有良言,主公何不听听他说些甚么在作定夺。”

“当时刺史固然借道于他,我军必教李羽有来无回,刺史可作壁上观,若我军胜,刺史可挥师充州,充州一战可得,若我军败,刺史领一军直奔襄阳,坐收渔翁之利。”

“刺史死光临头还不自知,李羽、苟安在陈留立刘良寿为皇,其兼并天下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只怕是苟安假借皇命,请刺史让道,联络江陵太守宋厉一同攻取襄阳,然后三家朋分,康刺史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占一个天大的便宜。”

康乐案下,站出一人,身高七尺,穿蓝色长服,头上戴着一顶委貌冠,恰是康乐部下谋士潘柳。

诸将都堕入深思,包含王先生与公孙允都没有开口说话。

“刺史大人,这不过是在画饼充饥,刺史大人焉能吃到,现在天下大乱,李羽假立皇权,自封丞相其志在天下,刺史莫非不闻卧榻之旁岂容别人熟睡,李羽若得襄阳,班师回朝之时,必用假途灭虢之计,然后充州兵士尽出,两厢夹攻之下,豫州今后易主。”

许杨这时才感遭到,本身固然有了一份基业,但是四周人全都虎视眈眈,本身现在正如履破冰,一不谨慎就会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康乐眉头紧皱,踌躇再三。

在驿馆住了两天,公孙允和黄文俊方才分开许昌,分开之时,公孙允留下十名军士作为细作,时候监督许昌动静。

康乐心中一惊,没想到此人竟能将苟安之言一字不差的说出。

公孙允点头大笑:“我既然奉告刺史,必然有此时不能让道之理,我军新占襄阳,军士粮草尚未足备,李羽结合宋厉一起来犯,我军只要拱手让出襄阳,李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襄阳,两面夹攻之下,刺史焉能有渔翁之利?”

襄阳太守府。

“既然如此,公孙先生临时说来。”

听到公孙允的动静,许杨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起码能有四五个月的时候给本身缓冲。

“如果尽起襄阳之兵,分水路并进,我有七成掌控能够能够拿下江陵,只是篡夺江陵以后,万一李羽真的来攻,岂不是让康乐坐享渔翁之利,如果不拿下江陵,迟早必成大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