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赵太妃,安槿便带着几马车的礼品回了子爵府。
早晨安槿和姐妹们一起陪赵氏用完晚膳,赵氏却留下了安槿,说好久不见她,想好好和她说说话。
樊嬷嬷道:“俱是清算安妥了,娘娘是晓得七蜜斯的,她做事情最是稳妥。娘娘赐的礼品另有瑜贵妃娘娘赐的礼品也都清算好了。”
“她还不晓得。”赵承奕点头,道,“不过祖父已经同意,母亲她反对也没有效。”
因着阮安柟的事,她们家夫人连顺国公府世子夫人郭氏都获咎了,还好二蜜斯阮安檀立得住,又已经生了嫡子,另有顺国公老夫人护着,倒也不是特别难过。那顺国公府二房的独子却又对七蜜斯情有独钟,令得顺国公府二夫人对自家夫人都成见颇深,若老夫人去了,自家夫人那里还能获得娘家甚么支撑?
“母亲?”安槿见母亲只是看着本身入迷,并不出声,便轻声唤道,“母亲是不是精力不太好,不若本日早点安息?这几日靠近年关,必是极辛苦的,并且后日父亲就要回府,母亲明日还要办理,还是早点安息吧。”
赵承奕给赵氏问了安,又拿了小面人送给阮贤麟,阮贤麟四岁多,常日却极喜好装大人,一副小酸儒的模样,此时见了面人,眼睛也亮了亮,奶声奶气的谢了表舅,就谨慎翼翼的拿了,摸都不舍得摸的模样。
“二舅母同意了吗?”安槿问道。赵承奕是二舅母庄氏的独子,那就是她的命根子,如何会放他去边关打战?
赵氏见到女儿返来非常欢畅,便命嬷嬷召了还未嫁的女儿阮安梅、阮安桐另有小儿子阮贤麟到上房一起说话。
赵承奕的五堂姐就是赵敏惜,顺国公大房的庶女。原已和翰林院一年青翰林订婚,可惜三年前西夏王府三王子项琮进京朝拜陛下,在街上看到正去金饰铺遴选金饰的敏惜,对她一见钟情,便跟陛下求娶。彼时这位三王子已经娶妻,并已别离有一嫡子嫡女。他求娶赵敏惜也只能是做侧室罢了。
自从阮老侯爷过世,阮家侯爵位被收,大伯父和父亲分赐了男爵和子爵,两府固然名义上未分炊,却已分府而居,阮老太太则跟了大儿子在男爵府居住,幸亏御赐的府邸相邻,倒也便利。
赵氏一惊,失声问道:“甚么?!”
这几年的相处,樊姑姑也是垂垂把安槿当作孙女般心疼的。
腊月二十五,阮二老爷阮恒智回府,和他一起返来的另有阮安桐的未婚夫苏文焕。苏文焕本年十六,去岁回籍插手乡试,得了临州的乡试第一,成了大齐朝去岁年纪最小的解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