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妈呀,您这里有秘方也不事前奉告我,等我养黄了才说!”

这天下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多少?”

“五千!卖了五千!就两三天的工夫,一买一卖,一转手就净赚了整整两千!两千啊!我们百口不吃不喝得攒多少年!”

颜玉兰说:“我和你们说,这君子兰的价可又长了啊,前几天,我家邻居卖了一盆,你们猜多少钱?!”

沈宝玲自问自答:“必定是惦记上了老太太的君子兰!老太太不是养了五盆嘛,刚才颜玉兰开门的时候我瞄了一眼,窗台上只剩下三盆了!”

到了午餐的点,百口男女长幼十四小我有十三小我上了饭桌子,没有上桌子的是孟玉琴。孟玉琴站在饭桌旁服侍着,盯着哪个菜下的快了她得从速添上点,哪个菜凉了,她就端下去热热再端上来。

孟玉琴一上手,奶奶就离了锅台,拿个小土铲子去了窗台,颜微妮看到,奶奶家也养了三盆君子兰。

老太太将四周岁的赵天宝抱在腿上喂饭,老太太五个亲孙女一个亲外孙,却只看过、养过、喂过赵天宝这一个孙辈。老太太此人也是奇特,法则太不分歧了,明显是重女儿轻儿子,到了孙辈,又变成重外孙轻孙女了。

沈宝玲最是和颜玉兰不对于,问:“到底是多少钱?都是四位数,一千零一块和九千九百九十九差远了去了。”

“两盆君子兰,又不消你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的,都给养蔫了,你可真行!你给浇啥玩意儿了?”

老太太说:“才拿归去几天啊就蔫了?你咋整的?”

吃完早餐,老颜同道推出一辆二八的永久牌自行车,将颜微妮抱到车大梁上坐,然后一条腿跨过车座,一腿撑地,等孟玉琴抱着颜微曦在后座上坐好,踩着地的脚猛一蹬,一家四口朝爷爷奶奶家骑去。

颜玉兰看没有人接茬,接着说:“现在社会变了,我们家可不能再老脑筋、死脑筋了。二哥,你常常跑运输应当是晓得,南边的人已经活泼起来了。之前叫投机倒把,现在叫做买卖,之前叫本钱主义分子,现在叫大老板,传闻我们市这兰热就是南边人几个老板借着市花之名给炒起来。”

这也算门不当户不对?

是,奶奶家之前的门楣是高,显赫的很,可现在式微了不是?那非要向前倒腾,谁还不是炎黄子孙呢?

一九七零年,老颜同道春秋已到二十,孟玉琴又是十里八乡一等一的好女人,奶奶看回城有望,不得不,同意了二人的婚事。孟玉琴婚后一年,便怀上了个孩子,就是颜微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